冬小麦苗情及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田间管理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为做好冬季田间管理,促使全苗、均苗、齐苗和壮苗,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搭好丰产架子,12月16日,富平县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小麦苗情进行了调查。在认真分析小麦苗情基础上,现提出冬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今年玉米收获晚于常年10-20天左右,小麦播期推迟。据调查统计,全县小麦适期播种面积占30%,10月18日以后播种面积占40%,11月5号以后播种面积占30%。出苗均匀整齐,基本苗充足。群体足个体壮,苗情总体好于去年。据调查,全县适期播种麦田亩播量12-14公斤,平均亩基本苗约26-28万,晚播麦田亩播量约17.5-20公斤,目前晚播苗情相对适期播种苗情差异较大。与上年相比,一、二类苗比例增加,三类苗比例下降。一类苗面积占55%;二类苗面积占40%;三类苗仅占6%。全县麦田冬季亩总茎数70万-80万,群体较为适宜,小麦主茎叶龄为4叶1心至5叶1心,单株茎数3-4个,次生根3-5条。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播种后天气一直无有效降雨,部分地块出现旱象。适期播种且冬前未进行灌溉的麦田土壤墒情明显不足,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分蘖空位现象,应及时进行冬灌。2、部分田块播量偏大,个别麦田群体偏大。受近几年小麦干旱和冻害等因素影响,基本苗偏多,加之播后气温偏高,导致麦苗细弱,呈现旺长趋势,易发生冻害。 三、冬季田间管理意见针对我县小麦苗情特点,当前小麦田间管理应因地因苗制宜,突出“防冻害、保越冬”。1、抢时浇好封冻水。墒情较差麦田、保墒能力差的麦田、旺长麦田要在土壤夜冻昼消时选择白天抢时浇好封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土壤封冻后避免浇水,以防产生冰层导致小麦窒息死亡。冬灌原则:冬灌最好的时间是日平均气温在5-3℃时,即夜间封冻白天融化时进行冬灌。2、实施麦田镇压。针对冬前塇松、土壤裂缝较多的麦田在表墒适宜、土壤封冻前选择晴好天气下午进行镇压,踏实土壤,保温保墒,防止冻害。3、做好麦田管理。根据出苗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促弱苗,控旺苗,尽可能将弱苗、旺苗转成壮苗。对土壤板结情况,采取中耕、耙地等措施,保证根系生长。对于旺苗,可采取适当抑制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晚播的弱苗,则应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使生长。4、冬前施肥。小麦冬前施肥总体原则施肥量不宜过大,底肥充足田块,可不施肥。5.越冬保苗。冬季自然条件恶劣,易导致冬季麦苗死亡,应当以防冻害、风害和病害为主。 供稿:县种子管理站李爱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