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意见
渭南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意见各县市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和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分类有序推进我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陕肺炎组发〔2020〕10号)文件要求,经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现就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制定如下意见: 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分析,精准分析疫情对不同领域、行业和企业的影响,建立健全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调度机制和重点项目分级分层协调推进机制,持续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下同) 二、坚持分区差异化防控策略。全面落实中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中风险地区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超前谋划、主动工作,创造条件尽快组织复工复产。低风险县市区要全面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县市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开工时间。(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支持防疫和生活保障类企业扩大生产。对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乡运行、医用物资和食品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市场流通销售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要保障条件立即组织复工复产,已复产的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增产扩能、开足马力生产,不断满足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服务供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负责) 四、推动重点项目优先复工复产。扎实组织好一季度265个续建项目复工、150个新建项目开工,制定市级领导包联包抓项目开(复)工方案,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率先推动省市级重点项目2月底前复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项目用地、资金、用工、环境等各项要素保障,加快推动建筑材料、混凝土、钢材、预制管道等原材料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五、推动工业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按照八个“严格落实”要求,对员工和产业链配套以市域内为主的企业要尽快复工复产,支持在渭的央属、省市县属国有企业2月底前复工复产。强化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实施重点企业包联制度,落实“一企一策”精准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和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开辟物流运输绿色通道,支持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保障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全面复工生产、释放产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六、建筑施工类企业要分类分批复工复产。各县市区要落实中省市分区分类精准防控要求,按照应复尽复原则,推动建筑施工类企业和项目加快复工复产。原则上按照重点民生工程、一般民生工程(包括安置房等建设工程)和其他工程(包括房地产等建设工程)的顺序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要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主动靠前服务,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疫情防控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科学制定开复工计划方案,统筹调配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严格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帮助企业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协调解决劳务人员和建筑材料、机械等运输问题,保证人流物流畅通。要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施工许可等环节审批手续快办,全面推行网上投标开标,施工许可手续视频踏勘、邮寄办理等模式,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促进项目尽快复工复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七、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健全和完善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立项建设渭南市传染病医院、渭南市公共卫生中心(渭南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修订完善渭南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市级综合医疗中心和县域综合医院能力建设。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水平。(市卫生健康委负责) 八、加快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按照分类管控、有序推进、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快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有序恢复疫情防控低风险县市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仓储业、汽车销售等商贸流通业市场经营活动,全面有序放开各景区、星级宾馆、农家乐、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涉旅企业。鼓励疫情防控中风险县市区限额以上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住宿和餐饮企业有序复工营业,待疫情防控解除后全面恢复经营;景区、农家乐、文化场所及涉旅企业等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有控开业经营。所有场所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设立临时隔离区域,实行人员分流和分散就餐,建立人员健康二维码查验制度,确保服务业健康有序平稳恢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九、支持金融机构有序复工。各金融机构要在做好行业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灵活采取弹性工作制或轮岗制等形式,合理调配人员安排,保证各个网点2月底前全面开业运营。要优化运营方式,创新运营模式,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主动上门现场办公,保障业务连续性,发挥金融服务保障支持作用,保证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各县市区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面摸排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期间所需财税金融服务,加强银企对接,快速落实中省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支持复工复产企业释放产能、提升效益。(市金融办、人行渭南中心支行、渭南银保监分局负责) 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县市区要按照全面恢复农业生产要求,充分发动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户等,抢抓农时,组织好春耕春播春灌和田间管理,加强病除害防治,确保夏粮丰收。加快农业生产上下游关联企业复工复产,畅通运输渠道,强化市场对接,着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供应。强化农技服务,广泛开展送农资、送科技、送信息、送金融等服务,全程跟进,精准施策,有效恢复生猪养殖,统筹抓好农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负责) 十一、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落实中省市扶贫政策,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强化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确保全市剩余2.8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紧盯中省反馈问题,完善台账清单,逐项对账销号,确保整改任务全面完成。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加强脱贫成效跟踪监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贫困群众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实现稳定长效脱贫。(市扶贫办负责) 十二、全面有序恢复交通运输秩序。严格落实中省恢复交通运输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分区域差异化管控,打通交通堵点。保障物资运输车辆畅通,人员能流得动,有序恢复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服务。中风险地区要根据疫情形势和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优化细化交通管控措施,保障运力供给和乘车安全,保障人员进的来、流的出。严格落实运输站点及交通工具消毒防疫措施,全面有序恢复市内各类交通运输运营秩序。(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负责) 十三、有序组织企业用工和职工返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密切监测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就业信息推送覆盖面,强化就业服务,对返岗人员开辟高效对接机制和返岗绿色通道,有力有序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统筹制定分类复工复产方案,科学组织员工返岗,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对来自低风险区域返渭返岗人员,在各县(市、区)指定医院进行疫病检查且身体无异常状况后,无需进行管控和隔离,允许直接上岗;中风险地区返渭返岗人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各县(市、区)指定医院进行疫病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估后,减少管控隔离时间,快速返岗;高风险地区返渭返岗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确保返工人员健康安全返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十四、建立企业运行监测和帮扶机制。各县市区要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的统筹协调,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指导企业建立“两案一表”(复工方案、防疫应急方案、健康管理表),加强对县域内企业复工复产的监测和督导,及时掌握辖区内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妥善解决企业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资金保障等方面问题,督促企业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负责) 十五、用足用活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中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系列政策措施,各县市区要抓细抓实,加大对各项政策宣传力度,指导企业用足用活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援企稳岗等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平稳渡过难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市级各相关部门要细化政策措施,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督查范围,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金融办、人行渭南中心支行负责) 十六、压实企业和县市区政府责任。复工企业要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通过清单式管理,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各县市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控工作合力,强化与用工企业的协调配合,切实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抓紧抓细抓实,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行业监管责任,把落实防控措施和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市级各有关部门负责) 渭南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2月25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