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疾控发布布病防控知识
什么是布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患病的羊、牛、猪给人传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牲畜得了布病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死产、不孕等。人得了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痛等。01主要传染源羊、牛、猪、狗等家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02主要传播途径
1. 接羔、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时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胎盘、流产物;或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如水源、污染的空气、土壤、草料、工具)而受染。2. 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煮熟的肉、内脏而感染。3. 打扫畜圈卫生、饲养放牧时吸入了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空气飞沫、尘埃而感染。03如何预防
1.加强个人防护:接羔时,必须戴口罩、穿工作服、戴乳胶手套;完成后及时洗手消毒。2.病畜流产物应及时进行消毒掩埋。被布病畜流产落下的胎儿和羊水污染的场地,用10%-20%石灰乳或10%-20%含氯石灰(漂白粉)乳浸透垫草和地面,6小时后从该地面去掉一层10-20厘米深的泥土,然后浇上10%石灰乳或10%漂白粉乳,再盖上干净的土。3.畜粪用生物热方法消毒。即把粪堆成堆,封2个月,使其发酵产热灭菌。4.如流产发生在室内,流产物很容易污染衣物或室内其他物品,除地面要用1%-3%漂白粉上清液或10%-20%石灰乳消毒外,被污染的物品也应当用1%-3%甲酚皂(来苏)溶液、1%-3%漂白粉上清液,0.3%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或0.1%-0.4%二氯异氰脲钠水剂等消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