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咸阳等地区生产及流通领域抽查了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5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16.67%。重点对含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表面结(胶)合强度、内结(胶)合强度、表面耐磨、横向静曲强度、胶合强度、浸渍剥离、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表面耐龟裂、耐光色牢度、表面耐干热、表面耐冷热循环、表面耐香烟灼烧、甲醛释放量等1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胶)合强度、横向静曲强度、浸渍剥离、表面耐香烟灼烧、甲醛释放量。经技术机构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产企业选用了低质量的原材料或企业生产工艺不完善。
在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地区流通领域抽查了45家企业生产的47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5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10.64%。重点对标识、尺寸偏差、感官、提吊试验、跌落试验、漏水性、封合强度、落镖冲击、生物降解性能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标识、尺寸偏差、提吊试验。经技术机构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用料;二是生产企业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控制不严。
在西安、咸阳等地区生产及流通领域抽查了10家企业生产的42批次产品。重点对基本误差/基本最大允许误差、起动和潜动/起动电流试验和无负载条件(潜动)试验、仪表常数/仪表常数试验、由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极限试验(电压)、由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极限试验(频率)、耐热和阻燃/防火焰蔓延等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在西安、宝鸡、咸阳、铜川等地区流通领域抽查了32家企业生产的5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3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6%。重点对过滤效率、呼吸阻力/通气阻力/压力差、防护效果等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过滤效率、防护效果。经技术机构分析,过滤效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关键性原材料如熔喷布的选择上质量控制不严;防护效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口罩与佩戴者面部贴合度差,或者过滤元件效率不佳。
在西安、宝鸡、杨凌等地区生产领域抽查了8家企业生产的16批次产品。重点对安全要求、料箱、工作台、划行器、装载、安全标志等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在咸阳、汉中、安康等地区生产领域抽查了11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产品。重点对喂入装置、防护装置、紧固件、噪声、轴承温升、空载运转、安全标志等7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在西安、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区生产领域抽查了9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产品。重点对安全要求、刀片紧固件、轴承温升、动刀(锤片)质量差、刀(锤片)硬度、安全标志、生产率、噪声、吨料电耗、锤片(齿爪)质量差、锤片(齿爪)硬度等11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在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韩城、杨凌等地区生产及流通领域抽查了36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重点对镜片顶焦度允差、镜片可见光透射比、镜片材料和表面的质量、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老视成镜的两镜片顶焦度互差、装配质量等7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