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394|回复: 0
收起左侧

[古文译注] 古文译注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4

回帖

1913

积分

柿草二级

Rank: 6Rank: 6

积分
1913
发表于 2024-7-28 0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邢望贤
第二十       观卦
要义:
       详察万物,因势利导。
辩录:
        大观在上,以德化下,则观之义也。以坤遇巽,为顺而巽。九五以中正居上,而四阴仰之。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则君师之道尽,而德与位称为大观。在上观天下之道,诚敬而已矣,大祭方承盥而不荐礼,文未举之际,诚敬于斯,为尤至也。以是诚敬之德观天下,则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有孚颙若下观,而化所谓笃恭,而天下平也。
      天之道,阴阳而已,阴阳不测,则神道也。天惟神道以为观,故四时不忒,圣人过化,存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则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风行地上,鼓动万物观之象也。先王观风行地上之象,而省方设教以观天下,四方土俗不同,人情亦异,而先王施教恒因之。故省方观民以设教,则四方风动,而教无不行矣。
      初六以阴处最下,去五远甚。于其阳刚中正,观下之道无所见,则童子之所观,愚暗之小人也。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乃其常道。若君子志道,而所见如此,可羞吝也。
       六二虽与五为应,然阴暗不能远见,于中正之道,仿佛其疑似之迹,而无所得,为窥观之象。女子者,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有闺门之修,无境外之志,能如此斯为正矣,而岂丈夫之道哉!
      六三与上九上为应,故观我生,进退我生上九也。古人于学士多以生称之,如文帝与贾谊,光武于邓禹,皆目之曰生。上九,以阳刚居卦之上,无时事之责任,自三而称之曰:我生,我者亲之之辞,上九进以礼,退以义者也。
             对照译文
特别提示:
      详察万物,明了于心。
      清晰脉络,因势利导。
辩录:
       盛大壮观而美好的景象高高在上,盛景之下,蕴藏的道德力量,用感化的形式,向下渗透和延伸着,这就是大观的意思。观卦是地坤卦遇到了风巽卦,因为顺柔顺风而叫风巽。九五爻以阳刚之性,居于中正之尊位,从卦象结构状态看,就是四个阴爻像仰慕者般仰视九五爻。顺风顺柔般和风之中,站在中正的位置,下视着天下万物的样子,就像君王俯视天下万民,也像老师观察着所有学生,站君王的尊位和老师高德的位置,视察观察天下的状态就叫大观。高高站在上位,向全天下观察时,必须要有诚心诚意的心态,必须有尊敬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每到举行隆重的观礼与大祭之时,没有盥洗身体,就不能进行大礼。在还没有宣读祭文之际,先调整自己最尊敬的态度,这对于祭祀尤为重要。如果能以这样子诚敬的态度来巡视天下,那么即便没有说话,也让人感到诚意满满;即便没有发威发怒,也让人感到威仪凛然,威怒直击人心!如果用极为诚信,让人敬仰的诚心来举行盛大威严的观礼,民众就会被如此盛大,如此虔诚的观礼感化,也会跟着学,用极为恭敬的礼仪对待君王之道,如此敬顺,天下就会和美太平。
      天的运行道理,也就是自然规律,体现在世界的四时运行与每天的阴阳转换。如果阴阳转化,神秘莫测,这就是神奇之道。所以四时运行不差错,圣人教育感化万千民众,这都是因为天地天合于一理,同于体。民众的日子天天向好,认识水平天天提高,但不知道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源,不知应该遵循的原则,圣人用四时变化,应该干什么教育民众,民众遵循自然规律,有了丰富的回报,所以才信服圣人,并愿意接受学习。从卦象上看,风巽在地坤卦之上运行,风就可以鼓地上万物,把这个状态就叫风吹万物之象。所以古代的帝王,如尧舜禹周文王,他们看到风行地上之象,从而受到启发,根据当时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类设教,教化教育民众。虽然各地的民族风俗各有不同,而且天下每一个人的性格爱好,智力水平,经济能力千差万别,但圣人都一视同仁,施教有方,这就如同风行于地上一样,没有风吹不到的地方,世上也没有不受教育的人!
      初六是观卦的第一爻,性质阴柔,处于最低的位置,距离九五爻之距离太远,受感化影响太弱,与九五爻之阳刚中正相比,处于观卦最下的见识水平,就是一个蒙童孩子状态,是阴暗小人的模样,所以只能让他干什么,而不需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么干!这便是这爻人的生活常态!如果有君子这么做,那可是无比羞耻的低级行为!
       六二之爻是观卦第二爻,性质属阴柔,居于中位,虽然与九五之爻呼应,但性属阴暗,蒙昧无明,见识短浅的人。看卦象的状态,仿佛没有什么事情做,只是偷偷窥看着外面之象,所以叫窥观。这种状态如果是女人,既偷偷看了,却只知吃喝,在闺阁中坚持忠贞不二之节,也不为外面世界心猿意马,那结果很好!如果是一大丈夫有窥视行为,那可就坏事了!
      六三爻与上九爻之人呼应着,于观卦之时,是上九爻的学生。不管是进还是退,都是上九爻之人的学生!在古代对于大学士,大多数人会谦称为学生,这就像汉文帝对贾谊谦称为生,光武帝对邓禹谦称为生一样。上九爻之人,以阳刚之性,居于观卦最上边,又没有承担为君王服务的责任,所以自三爻以下,都以学生而自称。而上九爻之人面对各爻之人,这都亲切地说,这都是我的学生!上九爻之人的状态,进则遵循礼仪,退则遵循老师之意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3:35 , Processed in 0.1339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