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232|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文学艺术】杨文力:风雨国槐香(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15: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

风雨国槐香

155040ezjgwg83gjnagn5l.png

 杨文力

155042mvosftq4hphl9s9h.png

盛夏的晨曦中,国槐花如诗般绽放。雨后初晴,空气仿佛被清泉洗涤过一样纯净,带走了一切的尘嚣,留下的是一片清新宁静的画卷。小区内的水泥路,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显深邃,仿佛通向一个古老的时空。而那一棵棵国槐,花影婆娑,宛如点点星光洒落,构成了一幅淡雅而古朴的夏日图景。

路面呈现出深沉的黑色,风雨中落下国槐的花犹如朵朵白色的小兰花点缀其上,仿佛是古老的画布上细腻的笔触,典雅而宁静。那满地的落花,如同历史的碎片,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流转。沿着小径漫步,槐花随风飘落,渐行渐远,最终融入了远方的楼宇之间,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夏日的气息渐渐浓郁,国槐作为这片土地上的骄子,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国槐,又称为家树,其木质坚硬而富有弹性,曾是制作各种农具的良材。在历史的长河中,国槐与柏树一同矗立,成为了中国最古老、最长寿的树种之一,它们就像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槐米,就是国槐树上半开未开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暑的药用价值。槐米,虽小如米粒,却蕴藏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为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丝丝清凉。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槐米快开时,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勤工俭学,一旦槐米绿白了,鼓鼓的充实了就预示成熟了,得赶快采摘。这时一放学同学们便三五成群,带着长杆短棍,爬树摘槐米,晒干了交到学校,学校统一收集集买到药材公司。如果来不及摘,一旦槐米都开了花,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槐花凋零,槐果悄然成熟。冬日里,国槐枝头挂满了槐豆子,宛如串串晶莹珍珠,细述着岁月悠长。大人们摘下来熬煮成槐豆子茶,那独特的香气弥漫开来,令人陶醉,也成了留在记忆里深深的乡愁……
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不禁想起了元末明初那段动荡的岁月。为了稳定统治与充实国库,朝廷实施了移民屯田的政策。在明永乐年间,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的广济寺被集中起来,随后被迁往各地。那些离别的清晨,人们折下一段槐枝,留下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重新扎根,但心中始终不忘那株陪伴他们成长的国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古老的歌谣在人们心中回荡,成为了他们对故乡永恒的记忆。国槐,这株被赋予了家国情怀的树种,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它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站在国槐树下,我感受着那纷飞飘落的槐花和淡淡的槐花香。想着故乡那棵历经风雨沧桑的老槐树,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它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笑对生活,用生命的脉络向我传递着智慧与坚韧的力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释放着生命与智慧的脉脉清香,陪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的国槐飘香……

155040uwbzoqt7o2ojoe67.gif


作者简介

155040rbxzbxjlbbd0u01t.jpeg

杨文力 中共党员,富平县林业发展中心职工,热爱写作,喜欢通过笔端记录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寄情山水,爱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作品散发于《玲珑文心》《富平文联》《华豫文苑》《华山文学》《今日头条》《渭南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

155041khyrcwm9r198r746.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3:41 , Processed in 0.1250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