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1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古文译注] 古文译注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4

回帖

1913

积分

柿草二级

Rank: 6Rank: 6

积分
1913
发表于 2024-9-21 06: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邢望贤
     初九居下无应,宜有悔者也。然当睽之时,志在有为,或以才德相与,而即为所应者亦有之故。初九与九四,虽皆阳刚,而亦相应焉,则初之悔可亡之,而为丧马勿逐自得之象。马人所乘以行者也,初之遇四,则可资之以行其道矣。然必见恶人,则可以无咎,时之睽,率以恶人致之,而使至于睽也,或权柄在其掌握者亦有之,豪杰之士欲起而救之,不一见焉,则有山林独善而已矣。往而见之,藉其力以有为,而处于善处之道,则伸缩运用,转移变化之机,操之在我,而可以有济矣。如孔子欲讨陈恒,则往见三子,三子者非所谓恶人者乎?使当时能用孔子之言,圣人作用之微,权因是得以举行变春秋之衰,晚以复文武成康之盛治,亦未可知也。然初九之道德,亦必有大过人者,而可以见恶人,故圣人与其见之。观九四目之为元夫,则亦不出世之才也。非初九之类而欲见之,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矣。下此,则又为鞠躬权门之匹夫,而不足道者也。
       九二上应六五,五离性躁而过察,上而不下,易于猜忌者也。二刚中而说体有遇主于巷之象,巷取委曲之义,言委曲以行其志,而不失臣道之正也。程子所谓至诚以感动之,尽力以扶持之,明理义以致其知,杜蔽惑以诚其意者也。如此则无咎矣。大抵暌之时,温厚明辩者志或可伸,而刚直自遂者,率见忤而速祸矣。孟子于齐王,即好勇好货之类,而引之使归于王道,亦遇主于巷之义也。
​                对照译文
​      初九爻是睽卦的第一爻,处在睽卦的最下爻,向上没有接应合作的人,应当是心里有后悔的人。初九爻一心想干大事情,想大有你为,有的初九爻也很想找到合作的人,愿意和他一赶干大事情,找到对应合作的人,是为了干大事情所需要的条件。初九爻如果能和九四爻对应,合作起来干大事情,那他的后悔就没有了。这是因为此卦象状态为丢失了的马,不用去找,它自己可以跑回来。用马来比喻此爻,是因为马为人们行走的帮手,马可以让人行的更远,而初九爻遇到九四爻,就如同人得到了远行的马,九四爻能帮助初九爻昌行其道,帮助初九爻实现志向。然而,快马加鞭地前行却遇到了恶人,不过,恶人还没有伤害人的意思和行为,所以没有灾难祸害。这时候,正处于睽之时,睽要求人必须有差异,它率领一群恶人,就是为了与好人掺和,使君子处于有差异的境地,并且始终保持这种情况。如果这时有小人掌握了大权,他们弄权误国,那就必然有豪杰之士,奋力而起拯救天下,这就不是单纯君子,单一的想隐居山林,求安宁的一种情况,这就表现出世界的多面性。在这个群雄并起,纷乱复杂的时侯,君子勇于前往,由于处于可进,可退,可隐,可争的位置,君子就可以伸缩自如,而控制这个进退的机关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可以充分选择,达到稳定安定天下的目标。春秋时期,陈恒也叫田恒,杀了齐国国君,自己当起了国君,孔子认为这是叛逆大罪,应该讨伐,于是他穿上官服去见鲁哀公,鲁哀公让他去找那三家权臣,即找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去说,让他们出兵讨伐,孔子明知道三子不会有作为,但王在身,他仍然坚持去告诉他们,三个豪强之族不就是恶人吗?假若当时他们听了孔子的建议,立即出兵讨伐田恆,那么春秋以后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反叛,也许君臣同心,重现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那样的盛世也未可知。所以,初九爻的才能与品德,超乎常人,却会碰上恶人,这就像孔子碰上恶人一样。我们仔细观察研究九四爻之人,虽然初九爻想让人家对应结合干大事,但九四爻之人,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莽夫,其才能低下,只有莽撞与勇猛的本事。初九爻之人,想寻找他一起干大事,如果要太过刚硬而严万厉,那灾难祸害随即到来。如果要求太过柔弱,那就是自取其辱!由此可见,九四爻之人,就是一个权贵门下的打手,一个恶奴,一个鹰犬,根本不值得去说了。
​      九二爻向上对应着六五爻,与六五爻是其同伴,而六五爻处上离卦之中正位置,很明显他性格有点暴躁的特征,由于离卦本体是明亮,处于睽卦之,则为过于明察之象,处于卦之上位,不屑于下,所以凭空想象,特别会产生猜疑。而九二爻处于兑泽卦之中正位置,所以把这个状态,叫说体遇主于巷的卦象。用巷道来形象比喻这状态,是取其曲折之意,是想告诉人们,九二爻要实现自己志向,道路与经历比较曲折,虽然曲折,但却没有失去臣子应尽的责任,没有央臣子之节。程颐程颢曾经说过,要以最诚恳的态度让他感动,要全部的力量去扶助支持,要给他讲明道理和应该怎么做才是坚持正义,要杜绝邪恶诱惑与被邪恶蒙蔽,如果能这样去做事情,那肯定结果不错。在睽卦之时,九二爻如果具有温厚俭让,谦虚谨慎,明辩是非,善于柔克刚的人,往往有好结果。如果刚正刚直,率性而为,有勇无谋,不能忍让的人往往很快就来灾难祸害。孟子曾经去给齐宣王讲仁义,齐宣王告诉孟子,他的缺点是好勇,好货,好色,从而不仁不义。孟子告诉他,有这三样并不妨碍行仁义,只要让大家都满足了“三好”,也就是行仁义。于是引导齐宣王行仁义,行王道。这就是遇见主人于巷之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5:29 , Processed in 0.1202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