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待人。春耕在即,为了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生产不延误,县农技中心积极响应上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的要求,科学、安全开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为今年全县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2月11日,县农技中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全县麦田开展苗情、虫情、墒情调查,全县共调查麦田20块,面积800亩,代表面积70万亩。并根据调查结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判,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过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交流,夯实技术跟踪服务,为确保粮食稳定生产,尽职尽责的做好技术服务。
根据调查分析:今年全县苗情特点总体形势略差于往年。一是一、二类田比例降低,较去年减少8-10个百分点。二是受去年秋淋雨天气的影响,秋播期持续时间长,区域间苗情差异大,为田间管理增加了难度。三是部分田块秸秆还田措施不到位,整地质量差,自去年秋播以来,我县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没有进行冬灌的麦田田间墒情差,出现旱象,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造成弱苗田的苗势更弱。四是部分播种早的稠旺苗出现脱肥、冻害造成的黄化现象。五是由于去年秋播期墒情好,杂草出土率高,加之冬前化除面积小,杂草普遍发生,尤其是以节节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为主禾本科杂草,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管理技术要点:春季管理任务艰巨,县农技中心提示广大农户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应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工作。一是做好春季麦田化除。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是小麦春季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而杂草又重的麦田抓紧开展春季化除。要根据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类或主要种类,合理选择对症药剂及时喷药除草。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无风的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用药安全且效果最佳。田间喷药时,地墒要足,亩用水量不能少于45公斤。土壤干燥时,应在雨后或灌水后施药。二是做好三类田的促弱转壮。三类麦田,以促为主,一促到底。在返青期,对冬前分蘖少、长势较弱、冬季群体不足的三类田田块,结合春灌,每亩施尿素5kg~10kg ,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三是做好化控、防冻工作。对于稠旺苗或一类麦田,以控为主,用烯效唑(麦巨金)等生长调节剂于小麦起身到拔节初期叶面均匀喷雾,以控制麦苗徒长,蹲苗促壮,防止冻害发生。一般在3月上中旬喷施,每亩用30ml兑水稀释至15 kg~30 kg药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氮肥,适时浇水,促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供稿:县农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