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2057|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富平人的风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9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富平人的风骨
文/彭辉


富平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台塬,古属雍州频阳之地,北依频山,南面荆山,左抱顺阳,右拥漆沮,三山四水,虎踞龙盘,颇有王侯之气!生于斯长于斯的富平人,民性敦厚,风骨凛然。诚如《孙志》所言:“民有先王遗风,勋业节义,接踵前修,敦厚力本……尚忠义而乐恬退,躬孝友而敦朴实。”风骨指人顽强的风度和刚正的气质,此乃人生追求的最佳境界。富平人的风骨可概括为:勋业节义、尚德清廉、刚正不阿、敢于担当。纵观富平先贤,风骨垂范者比比皆是。

勋业节义,淡泊名利退隐者,首推秦大将军王翦。王翦(古频阳人)事奉秦王嬴政,文韬武略,能谋善断,堪称良将。横扫赵燕魏勇冠三军,伐楚平百越功高盖世,勋封美应侯。然老将军居功不自傲,伐楚回师旋即辞官归隐得以善终,堪称淡泊名利而乐恬退之楷模。

尚德清廉,仗义谏言者,当属梁甫、杨爵。明洪武间应天府(南京)知府梁甫,赴任携妻骑驴,为官八年,清朴如寒士,所得俸禄悉数赈济灾民。致仕回乡时,夫妻仍一人一驴,清廉之节操,堪称高洁。明嘉靖间御史杨爵,为官“不蓄马不衣帛不携妻子,笃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做天下第一等事。”为国为民仗义谏言,上疏五事皆宗社大计。帝不为所动,反而将杨爵下狱七年,惨遭酷刑毙命,令人扼腕痛惜!康熙帝题赞“关西夫子”,世代敬仰。

刚正不阿,敢为民请命者,当属孙丕扬、王象天。明万历间吏部尚书孙丕扬,为官刚正不阿,弹劾权贵屡被罢官,仍矢志不怠。巡抚保定拒为权贵建坊愤而辞职,掌管都察院或吏部“挺劲不挠,百僚不敢以私干”。万历十五年陕西大饥,富平蒲城同官等县采石(俗称板板土)为食,孙丕扬体恤百姓,进石数升于帝,得以赈灾减赋,为民请命之德,世代传诵。又有清顺治间临漳知县王象天(富平人),到任后访得“漕米溢额”、“磁所协济”、“涉粮浮寄”三大苦案,民不堪其苦怒不敢言。王象天不畏豪强权贵,敢于为民请命,写下《邺下苦案跋》上奏朝廷,历经坎坷“三大苦案”得以铲除,临漳百姓感念其恩,遂立祠肖像褒扬之。

国难当头,勇于担当者,当属张青云、李尽心。清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危在旦夕。四川川北镇总兵官张青云(富平人)奉命率四川兵2000余人驰援,守御广州西炮台。英寇来犯,张青云督率将士拼力抵御,炮台遭敌舰猛烈炮击,将弁皆劝张青云撤离炮台隐蔽,张青云怒斥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况我辈受国恩深重,宜同心戮力,敢言退者斩!”言罢即手执火炬,点燃八千斤大炮击沉敌舰,英军落水死者不计其数。遂广州保卫战告捷,道光帝谕旨擢升张青云为广东陆路提督。此役,张青云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凸显了勇于担当、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又如明嘉靖间本县首富李尽心,崇德尚义,乐善好施,“凡邑中一切公私义举,如城池、桥梁、河渠、书院、衙署、义仓,每罄资为之倡首。”每临国难慷慨义捐,关中大地震捐万金赈灾修城,西北边塞起烽烟捐二万金支援前线,关中大饥又捐二万金赈灾救民世人称奇!圣谕特加荣表赐光禄少卿衔,在南郭驰道建“天下义士坊”,以旌表李尽心尚义向善,造福桑梓之功德。

缅怀先贤,激励后辈。近代贤者,亦层出不穷,恕不赘述。富平人的风骨昭昭然在目,接踵前修,学为好人,于国于民,于家于己,皆大有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6-17 02:27 , Processed in 0.1219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