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连城中学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在颇具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的乔锁牢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一大批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得到信任和大胆启用。语文傅彦荣老师、历史纪兴老师、赵芬老师、数学张双寿老师、王国政老师、英语袁长瑞老师、体育贾仲生老师、周淑凤老师,惠有实老师等等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业务娴熟,教学水平高超;魏辉老师、马竹梅老师、卜锦绵老师、廖展望老师、王西彦老师、马炳才老师等教学新秀工作兢业业,勤勤恳恳;还有其他的各科名师,这些可贵的人才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当年八四、八五、八六、八七级四届中考中,连城中学的升学率及各科成绩均名列城关片前茅,很多学生都成为各行业的领先人物。 八六年下学期,县上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富平县首届教学能手的评比活动。傅彦荣老师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全县对决。教研室来听课,傅老师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他的课生动、形象、精彩,把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博得了师生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被授予县首届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一位温和的父亲形象,从来不会大声呵斥任何一位犯错的学生,只是耐心说教,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现在看来,从他那里,我不只学到了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连城中学还是城关片理化生实验室所在地。每礼拜都有来自东上官、华朱、南社、淡村等乡镇的学生来学校做实验。虽然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但各校都能克服困难,按时参加,这一举动既沟通了校际间的关系,又能让学生从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对当时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可以说是一大创举。 连城中学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文体活动的开展更是生动活泼。每周都有县教研室体育组和莲湖小学以及尖角初中的球队来进行比赛。气氛热烈,高潮起伏,那场景常常使人流连忘返,久久怀念。 连城中学,在她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不仅造就了众多的巾帼英才,更培养出了不少新中国,新时代的有用之才。陕西日报社的中流砥柱袁秋香(主编之ー)、交大一附院的年轻教授、肝胆外科专家仵政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在各自的领域施展才华。当年治校有方的连初中校长乔锁牢,后来通过自考,当上了律师,是当时陕西省十佳律师之一。众多的青年教师王西彦老师、史关锋老师、陈顺利老师、赵志锋老师等被提拔到县上各个领导岗位,为富平人民做出更大贡献。高级语文教师赵芬老师,马炳才老师,一个曾经是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一个曾经是杜村中学的政教主任,都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恪尽职守,善始善终,给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连城中学当年的两个“王者之师”不得不提。一个是体育老师贾仲生老师训练和带领的,以初八四级学生白晓娟为队长的女子篮球队,可谓是打遍富平无敌手,在富平县甚至渭南市赫赫有名。为了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给她们当陪练,和她们经常打比赛的都是连城中学年轻力壮的男老师。那情景,那气氛,至今使人难以忘怀。另一支“王者之师”便是马竹梅老师所带的语文教改实验班一一初八五级(1)班。这个班从小学一年级便确定为渭南市教研室的教改实验班之一。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教育名师田淑英老师任教。主要是加大阅读量,注重写作应用。小学六年,教学效果显著。升入连城初中后,为了不影响教学水平,这个班保持了原编制,未随意增添一名学生,继续进行教改实验。而另一个班一八五级(2)班则作为对比实验班,相向而行。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特别是老师的辛苦努力和同学们的勤奋学习,到毕业时,经市教研室派专家进行评估,不仅实验班效果显著,成绩斐然,同时也带动了非对比实验班的学习成绩。 连城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其历史进程中历尽沧桑,以豁达乐观的姿态创造了历史,成就了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负韶华,负重前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达到了她的顶峰时期。一时间名声大振,誉满富平。 后来由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原来的连城中学,车站学校初中部被撤销合并为杜村镇初级中学。从此,连城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和她的左邻右舍——圣佛寺宝塔下的尖角初中,望湖楼内的莲湖小学一起默默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这些历史印记,岂能在人们记忆中消失?当时的校门已经不在,我们当时上初三的教室还在,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她的过往。就像我的老师们,几十年过去了,再见到傅老师、张老师,他们依旧能准确地喊出我的名字。 今天人们在分享盛世的繁华,饱餐改革成果的同时,一定会朝花夕拾,重温经典。让我们以万分感恩的心情,向青砖蓝瓦、肃静庄严的连城中学致敬!向几代为连中的发展辉煌奋斗,呕心沥血的老师们致敬!
作者简介
周文娟,50岁,大专学历,一级教师,现担任启智一年级班主任工作。1990年7月参加工作,从教30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荣获县级模范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