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名蕴含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记忆。它见证民族百年沧桑,镌刻着党的光荣历程,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鲜活教材与独特文化标识。讲好红色地名故事,有助于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我县境内,分布着众多红色地名,它们闪耀着革命先辈的精神光芒,是珍贵的精神遗产。让我们回溯历史,追寻这些承载历史意义的红色地名,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力量。
康庄烈士陵园位于富平县薛镇东城堡东南1000米处,经2008年和2014年两次改扩建和保护修复,目前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广场、纪念亭、华表、记事碑,是富平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之一。 1948年冬,为配合淮海战役,打破蒋介石抽调胡宗南兵力以解淮海战事之急迫,西北野战军展开冬季攻势。在富平北部发动的康庄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富平境内最大的一次战斗,它是永丰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21日拂晓,右翼兵团之四纵队与骑二旅进至富平北部的薛镇、底店地区,在韩村、沟龙、草滩、康庄一带与胡宗南第三军第十七师遭遇,战斗首先于薛镇的庙西村和沟龙村打响。战斗十分激烈,敌人多次进行突围和反冲锋,均被打退。最后我军突进村内,经过与敌白刃格斗和巷战,于22日下午2时结束两天战斗,歼灭敌十七师及随该师行动的军部搜索营、通讯营等共6105人,击毙师长王作栋、副师长张恒英,富平保安团等第三大队同时被歼于康庄一带。 康庄战斗中,富平县委领导人民群众和游击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康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1953年富平县修建了康庄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37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烈士。1985年,富平县政府在陵园内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渭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一座。1994年12月,康庄烈士陵园被公布为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经富平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富平县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地名承载着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而红色地名更是追忆先烈、探寻党史的重要标识。我们讲述红色地名故事,传承红色文化,用其滋养频阳儿女,让他们了解富平革命历史,感受红色地名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