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3241|回复: 0
收起左侧

[农业公告]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3 0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浅耕免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一些土传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部分区域地下害虫发生偏重。秋播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的第一道防治关口,做好此期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能够降低病虫基数,减轻翌年春季病虫草害防治压力,确保小麦苗全、苗壮,苗匀,为明年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一、搞好植物检疫

秋播期间种子调运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害,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小麦腥黑穗病等检疫性病虫杂草随种子调运传播蔓延。购买种子时一定要从种子经营单位购买有检疫合格证的种子。

二、加强农业防治

1、播种前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深耕深翻、精细耙耱土壤,通过机械作业杀伤浅层土壤内的地下害虫和吸浆虫的越冬休眠体。同时合理浇灌,施用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减少病虫草害的侵染源。

2、合理布局品种。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高产、抗耐病品种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式。

3、适期晚播。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适期晚播能够有效减轻小麦根茎部病害的发生。精选高质量种子,适量播种,适当晚播,优化群体结构防止小麦因播种过早、密度过高而造成适宜病虫滋生的环境。

三、推行药剂拌种

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土传、种传病虫和地下害虫以及苗期病虫害的关键措施,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无论是杀菌剂还是杀虫剂,作用对象是有限的,往往只对某些病虫有效,对其他病虫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因此选择拌种剂要有针对性

082651g1fa4zlfwoc9ccw6.jpeg

    地下害虫蛴螬


082651a93u7wtkbv3mxw2b.jpeg

   地下害虫金针虫


082651x634ni2lqw0avkok.jpeg

    根部病害


082651g7r0kzqufgk628x7.jpeg

     药剂拌种


1、防治地下害虫、麦蚜、麦红蜘蛛、飞虱、控制病毒病流行,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等包衣或拌种。

2、防治小麦茎基腐病、赤霉病、根腐病、腥黑穗、纹枯病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包衣或拌种,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

3、针对病害和虫害混发的田块,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拌种剂进行拌种处理。

四、土壤药剂处理

针对前茬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播前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3-4kg拌10-15kg土或沙,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细沙10-15kg(先用10倍于药液的水稀释后喷洒于细沙拌匀)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撒后立即耙平可杀灭地下害虫和吸浆虫的越冬休眠体。

五、注意事项。 拌种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进行拌种,准确掌握农药用量,药量和水量称量要准,稀释要均匀,以防药物过多而伤害种子,药量过少则达不到防治的效果。拌好的种子不宜在阳光下暴晒,堆闷5-6小时即可播种,尽量做到随拌随播,不可久置,以免影响药效。

       

               富平县农技中心   

               2022年9月20 日



文图 | 县农技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7 00:09 , Processed in 0.1273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