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想推动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就必须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面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还比较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的短板,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更牢基础。 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必须要优化结构、协同发力、着眼长远。一方面,要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进一步打通“血脉”,加强联通。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事实上,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更通畅,现代经济体系就能更快建立起来,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更高。可以说,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