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小麦苗情转化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也是肥水技术管理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春季小麦肥水管理,坚持“分类施策、因墒灌溉、防寒防冻”的原则,构建科学群体结构,夯实夏粮丰产基础,特制定以下小麦春季肥水管理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一、科学施肥,促苗转化升级。一类苗要促控结合,突出氮肥后移,在拔节期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 6-8 公斤,促穗大粒多,提质增效;二类苗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一般在返青期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 8-10 公斤;三类苗返青期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 4-6 公斤,磷酸二铵 8-10公斤,拔节期结合灌水或降雨亩追施尿素 6-8 公斤;对稠旺苗,返青至拔节前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旱地小麦的一、二类苗结合降水亩追施尿素 4-6 公斤,三类苗利用降水时亩追施尿素 6-8 公斤、拔节期亩追施尿素4-6 公斤。对缺锌白化麦田,在拔节至扬花期叶面喷施浓度0.2-0.4%的锌肥1-2 次;受冻麦田一般亩施尿素6-8 公斤,磷酸二铵 8-10公斤,促进分蘖成穗,拔节期再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根外追肥:叶面喷施腐殖酸、黄腐酸等植物营养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穗粒数和粒重,减少产量损失。 二、因墒灌溉,科学用水管理。小麦返青后需水量增加,拔节期至扬花期为小麦需水的高峰期,孕穗期是需水临界期。当 0-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返青期低于 60%、拔节孕穗期低于 70%、抽穗扬花期低于65%应及时适量补灌。大力推广“小白龙”软管输水浇灌+小畦或窄畦灌溉、微喷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其中返青、拔节期一、二类苗小畦或窄畦灌溉 50-60 方/亩,微喷灌、喷灌 25-30方/亩;三类苗小畦或窄畦灌溉60-70方/亩,微喷灌、喷灌 30-35 方/亩。孕穗期地面灌溉 35-40方/亩。 三、精准用药,科学防控病虫草害。春季是病虫草害多发季节,要及早动手,做好综合防治。对冬前没有化除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及时化除。使用除草剂的前后两天不可大水漫灌,5天内若遇寒流,禁止施药,以防出现药害。 四、关注天气,科学防寒防冻。春季气温不稳,“倒春寒”时有发生。一是避免小麦受寒受冻。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气温急剧下降时,可在日气温不低于3℃灌水 20-30 方/亩,以增加耕层土壤热量储备,防止地温急剧下降。二是如已发生冻害及时调查幼苗幼穗受冻情况,通过追施氮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营养调节剂等措施,分类施肥补救,促进其尽快恢复生长。三是化锄保墒,提高地温,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