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八方英才,共谋发展伟业。近年来,富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资源总量和相对占有量不断增长,人才结构、分布状况更趋于优化合理,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释放,为奋力谱写富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北方最美县城,根据富平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出台《富平县教育人才招引培育管理办法》,不断加强人才招引和培育工作,建立人才准入和补充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每年招聘补充教师350名。实施“人才量质齐升”工程,健全培养培训体系、待遇保障落实机制,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人才基本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
0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通过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招聘、公费师范生签约、“优师计划”签订协议、县外优秀人才选调等渠道,采取进校园招聘、面谈面试、直接考察、定单引进等方式确定人选,实行统一招引、常年受理、定期评审、即时聘用。纳入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管理。
02加大人才培养培训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大青年教师跟岗研修双向交流力度。实施“骨干引领”行动,完善优秀人才梯次配备机制,加大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青年教师培养和选任力度,对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的,纳入优秀人才管理。通过学历提升、组班培训、结对帮扶、侵入式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名校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03提高人才待遇
搭建发展平台,落实配套政策。引进人才根据不同层级(A类:省级名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B类:其他院校博士研究生,本硕均为“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市级名校长,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C类:本硕其中一个为“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D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部属师范类院校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费师范生),分别享受人才津贴、安家补贴和购房补贴(人才津贴按A、B、C、D四类,对应每年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标准,连续发放5年;安家补贴按A、B、C、D四类,对应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按A、B、C、D四类,对应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可拎包入住富平县人才公寓,三年内免公寓租金;按照对等自愿的原则,享受配偶安置政策及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04优化评价关爱机制
制定人才绩效考核评价及津贴补贴差异化发放实施办法,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到局机关或领航学校跟岗学习工作,考核优秀的予以优先提拔任用。对进入富平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体系并连续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人才,一次性发放留守津贴(按A、B、C、D四类,满5年发放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满10年发放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对引进后有突出贡献和高层次人才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可不受单位岗位和名额限制,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评定和聘用。每年评选表彰奖励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团队),广泛宣传各类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怀德行远,富庶太平。随着人才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机制的日趋完善,如今的频阳大地,已成为群英荟萃的理想之地和干事创业的热土。富平,必将以她大气包容的胸襟和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才筑巢安家兴业,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