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是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高发地区,每年5-7月为我市出血热的发病小高峰。渭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请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出血热感染的风险;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市民朋友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花费大,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鼠类,可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螨媒、垂直等多途径传播,最常见的是接触带汉坦病毒动物的排泄物而感染,或摄入被带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发病。
黑线姬鼠
褐家鼠
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由一般的病毒和细菌引起。
出血热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包括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出血热与普通感冒的明显区别在于“热退病重”。一般来说,高烧是感冒患者最难受的时候,烧退了就舒服了;但出血热随着体温的降低,病人的全身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三红三痛”(颜面、颈部、胸部红;头痛、腰痛、眼眶痛),还会引起全身水肿、尿少、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表现,严重时,出血热会危及生命。
我们一定要对出血热做到足够重视,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一些患者很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因此,一旦怀疑自己“得了出血热”,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防止病情延误。目前该病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治愈,不用过度恐慌。 出血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会在春冬两季出现发病双峰。我市出血热一般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月(小高峰)和10月至次年1月(大高峰)。
我市是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我市出血热发病的重点县(市、区)主要分布在临渭区、华州区、高新区、华阴市、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
人群普遍易感,我市出血热发病人群主要为经常在田间、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其次为学生;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这种性别上的差异,主要与接触感染机会多少有关。
1.防鼠、灭鼠是预防出血热关键的措施。要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存垃圾,减少老鼠滋生。若发现有鼠迹,可用粘鼠板、鼠笼和鼠夹等捕鼠,也可投放鼠药灭鼠,但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
2.阻断传播途径。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存等,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并做好手卫生,杜绝病从口入。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家庭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 3.加强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或劳作时,尽量避免直接在田间坐卧,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裤长衫、戴手套口罩,尤其是在杂草丛生或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做好防护以防气溶胶污染。 4.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的办法。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及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鼠类的高危人群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预防接种单位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尤其是58-60岁临近疫苗保护终点的人群和刚满16岁的学生优先接种,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接种时间与第二针间隔一年,请确保完成三针次接种,获得免疫保护力。按全程规范程序接种,出血热疫苗7-8年后保护率下降到90%以下,因此,每7-8年有必要再加强1次。 5.及时就医。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暴露史,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
答: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 答:被仓鼠等家养宠物鼠咬伤感染出血热的可能性非常低,宠物鼠不接触外界,其携带汉坦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答:目前的证据表明,出血热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播,人类被感染的主要途径还是老鼠传染人类。 答:被老鼠咬伤后,不建议立即接种出血热疫苗,因为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而不用于暴露后的应急接种。咬伤后,建议首先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自行观察两周,若在两周内出现发热、感冒症状,不要自己吃退烧药,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告知医生有老鼠咬伤历史;若观察两周后无任何症状,这时则可以选择去接种点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预防再次感染。
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 只要预防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5):257-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