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740|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古文译注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4

回帖

1913

积分

柿草二级

Rank: 6Rank: 6

积分
1913
发表于 2024-11-2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邢望贤
    第五十八     兑卦
要义:
        悦人悦己,相互诫勉。
辩录:
         兑,一阴见于二阳之上,和柔之气外见者也。故其德为说,刚中而柔外,有致亨之理,有能贞之才。若一于柔外,而无刚德以为之主,处君臣则为谄媚,处朋友则为善柔,在父子则或阿意曲从,而陷亲于不义矣,何以致亨而为利哉!利贞据卦中所有之才,而欲人体之非,以其不足而勉之也。刚中柔外如皋陶,所谓柔而立者也。
      说以利贞则所说者,皆天命人心之正理,故为顺乎天而应乎人,以当劳之事而说以先民,则民忘其劳,所谓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是也。以可犯之难而说以犯之,则民忘其死,所谓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也,说道之大而民劝矣哉!说道之大,不外乎正而已焉。如陈相之说,许行说之可谓深矣,然流于邪妄而非正也,为身心家国天下之害甚大也,何以致亨乎?
      说又有能亨而不得为正者,亦有得正而不能以致亨者。如孔明说先主而事之,则为正矣,终不能兴复汉室。荀彧之事曹操,十分天下有其八,所为虽亨而事未得正。然孔明君臣正大光明,事虽不就而道实亨。荀彧不择所主,而自取杀身之祸,其阨而不通亦甚矣甚大。
​               对照译文
​特别提示:
​        悦人悦己,相悦共鸣。
​        诫人诫己,相诫齐荣。
​辩录:
​       兑者悦也,悦者和悦,愉悦,高兴也。一个阴爻处于二阳爻之上,和悦之气向外散发出来。所以,兑卦以阳刚中正之性为内,以喜悦和悦之性于外,则有亨通通顺之理,刚中则表示其有坚持中正之性质。如果仅仅一阴爻在上,而没有阳刚中正之性质,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趋炎附势,谄媚谀上的小人,以小人之质,与朋友如果相处,只会曲意的顺着朋友而毫无主见,如果相悦是父子关系,那只会曲从于父亲,阿谀奉承父亲的作为,从而使父子亲情的性质和行为都变味,这怎么可能会达到亨通通顺啊!说兑卦有利于坚持中正之道,是以此卦中所有的君子之才,形成的合力而言的,并不是就某一个君子的单体人而言的,但仍然有点不足,所以卦辞中特别勉励鼓励。就像舜帝时的法院院长兼司法部长,也就是画地为牢的狱神皋陶,就是内心阳刚,执法如山,而外在柔善,贵在教育迁恶改善,从而确立其千古司法第一人之地位。
        和悦主张以和谐中正而相互相悦,对于悦的双方,关键在于顺乎自然又合乎人性。就以劳动劳作时做例子,如果劳动劳作时和谐快乐,人们反而忘记了劳作之辛苦,这就是孟子所主张的,使百姓有安乐之道,百姓既安然又快乐,辛苦的劳动就不觉得辛苦。又以处于困难境地之时,心情愉悦来做例子,虽然很困难,甚至可能会死掉,这就是孟子在《尽心》篇中讲的,为了给万民以开生路,为此,即便是自己被人杀死了,也是高兴快乐的事情,他也不会怪怨杀他的人。由此可见,悦之道是以中正为大,是以万民为荣。孟子在《滕文公》中讲到陈相见到许行的相悦,他们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而悦,这样的深情厚谊则是悦之真谛。然而,如果相悦之感情世界里,不行中正之道,却践行妄邪奸邪之实,那对自己,乃至对国家都是危害很大的事情,如果是这样子,怎么可能享通通顺而悦呢?
      和悦的情况有两种类型,一个类型是虽然能亨通通顺,但却不是中正之相悦。另外一个类型是虽然是中正之相悦,但却得不到亨通通顺的最终结果。例如诸葛孔明与刘备之相悦,就是中正之相悦,但他们进行的事业并不亨通通顺,一直没有达到光复汉室的目标,只能偏居小小蜀汉。荀彧与曹操之相悦,就不是中正之相悦,只是私心与奸谋利益之勾结,但他们的事业却亨通通顺,拥有大中国天下国土的三分之二!然而诸葛孔明与刘备君臣二人,行中正之光明大道,虽然事业成就很不理想,却也算实实在在的,做中正之事情。荀彧选错了主人,不选择中正之主人,相悦奸邪之曹操,最终惹上杀身之祸,这也就是他由于相悦不选择,造成了自己危险的结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3:58 , Processed in 0.1176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