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457|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易经的文化定位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4

回帖

1913

积分

柿草二级

Rank: 6Rank: 6

积分
1913
发表于 2024-11-23 0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邢望贤
第一部分
​             易经的文化定位
​一,易经是怎么一部书
​     讲易经是怎么一部书?首先,必须还原我们的远祖,是什么生活状态。怎么从愚昧中冒出来文明的火花,怎么由愚昧走向聪明。
​        我们在此,不讨论人是什么变的,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观点的错与对,我们暂且先不论。就我们国家已经发现的北京猿人,蓝田猿人,云南元谋猿人,是不是进化论的佐证,我们都不去考究其时间与历史地位。我们也不研究二十万年前的新新人类时期的情况,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有新新人类遗迹,据说这是蒙古人的远祖。我们也不去探究中华民族的最早的三大民族的起源,即如中华族,也就是今天的汉族,古羌族和古蒙古族,也不去讨论现在中华大地之上,包括台湾在内的十个少数民族,一共六十六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不去研究到底古羌族,到底分划出来多少民族,古蒙古族到底分划出来多少民族,这些都太于具体,太过专业,不是易经启源研究的范围。那么有的亲人朋友也许会问,我们是不是串连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三星堆文化呢,不,这虽然有文化痕迹,但仍然不是易经的状态。那么易经的状态到底是什么!还原其生活到底在那个时间段呢?
​     原始社会的人没有文化,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世界自然规律的基本认识,即便是认识了规律,也不会有文字留存,只是口口相传的记忆留存,也没有语言交流的留存,更多的是肢体语言比划的一瞬,人类最重的一项长期任务就是生存延续,其他的则为次要。例如单体人的生死,全不在考虑范围,延续人类这一项长期而光荣的任务,也是唯一从原始状态,到今天的科技发达状态不变的承诺与传承。而原始社会的人没有什么工作任务,只是为生存和延续生存而努力。一天天外打猎吃饭外,就是看天看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真正代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瞬,那肯定是一画开天地的那一瞬间的状态。一画开创文明,一画结束了愚昧,一画开创了聪明!原始人类,面对茫茫宇宙,面对日出日落的往复,面对月圆月缺,面对大河东去,面对潮起潮落,面对春来秋去,面对花开花落,面对春花秋实,面对生老病生,面对天晴天阴,面对电闪雷鸣,面对春生夏长,面对雨聚雪厚,面对夏热冬寒,面对天黑天亮,面对一枯一荣,面对个人的凶险与平安,面对群体在自然界的繁荣与覆灭,面对世界的美好与丑恶,面对山川河流,面对时间的流逝,面对自然形形色色的动物,总觉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强大的能量,才让天下如此奔腾不息,如此万世不竭,这个神奇的力量到底怎么表达呢?其实把这么多的自然现象,归根结底都是一黑一明,一枯一荣。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公元前六千年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第一口口相传的圣人出现了,那就是是伏羲氏,后来人们更多的称为三皇之一。伏羲氏最早把黑天叫阴,把白天叫阳,然后在更远古的人类智慧基础之上,把大自然永远不变的自然现象叫八卦,即天,地,风,雷,山,泽,水,火。然后把阳扩展到存在的概念,把阴拓展到消亡的概念,然后又把存在叫做一,把消亡叫做零。把伏羲氏的这一提炼上升的事件叫一画开天地,也叫开天辟地。这也是易经发展的新阶段,就是数字确立与二进位制的确立。这是人类进步史上最光辉的开篇。现在计算机的二进位制亦是这个古老的智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4:06 , Processed in 0.1173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