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572|回复: 0
收起左侧

[县内要闻] 发放劳动报酬80.2万 富平一道路项目促村民增收

[复制链接]

324

主题

27

回帖

622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226
发表于 2025-2-19 2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工代赈筑富路  

乡村振兴展宏图


              老庙镇以工代赈工作纪实




                               


以工代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富平县坚守“赈”的初心,大力拓展“以工代赈”功能作用,推动实现由“赈济”到“振兴”转变,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和“有序、清正、民心”的总体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全力落实好国家“以工代赈”的赈济政策,充分释放以工代赈“正效应”,发挥“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重要作用,让已脱贫、易返贫等低收入群众干起来、跑起来,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极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了“提质增效、基层治理、体面劳动、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五大成效,推动了“以工代赈”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绘就了一幅“以工代赈 富民兴村”的新画卷。



                        

                


                 兰山道路施工前后  

201602vispsmsbcmicrksj.jpeg





       村美民心畅,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老庙镇坚持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不断改善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帮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拓展助农增收渠道。老庙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于2024年2月正式动工,历经数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至2024年6月圆满竣工。


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庙镇严格落实“赈济”要求,严格遵循以工代赈模式,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深度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积极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的脱贫户、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投身项目建设一线,为辖区群众搭建就地就近就业平台,切实拓宽助农增收渠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报酬发放”的模式,累计吸纳70名村民参与施工建设,其中12名劳动力来自脱贫户,发放劳务报酬80.2万元,技能培训30人,改善10802人出行及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后设置公益性岗位4个,带动村民就业。


           漫町村道路施工前后

201602x436h2agu2an434z.jpeg

       兰山村55岁的村民杨晓奇表示:“我家里人多,全家都靠我养活,种地收入少,生活艰难。村里了解我的情况,有工作机会就介绍给我,今年这次修路让我又可以挣点钱,我还学会了不少技能”。对于参与其中的群众而言,以工代赈意义非凡,不仅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以工代赈,“赈”是目的,“工”为手段,坚守政策初心不改,是做好以工代赈这篇大文章的核心。富平县牢牢把握以工代赈“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的基本职能,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不仅增加了群众收益,改善了人居环境,让乡村得到美化亮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补齐了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富平发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4 02:08 , Processed in 0.1755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