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单
一、什么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羊传胸”),俗称“烂肺病”,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引起山羊发生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山羊,山羊和绵羊混养时,绵羊也能感染。
二、流行特点
该病传染性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早春、秋末和冬初多发,气候阴冷潮湿、羊群密度大和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加重该病发生。该病潜伏期最短为 5~6 天,最长为 3~4 周。
三、主要临床症状
急性感染羊未出现明显症状,在感染 1~3 天死亡。一般临床以食欲不振、发热和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部分羊只出现流涎、流产。
四、防控和治疗措施
1.及时接种疫苗。可在每年春季、秋季对羊群进行羊传胸免疫。发生疫情地区,应及时对周边易感羊加强免疫。首次免疫的羊群,间隔 3 周再加强免疫一次,免疫羊群,每半年加强免疫一次。
2.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羊只营养状态,冬春季节应及时补饲,提高抵抗力。合理确定养殖数量,避免羊群密度过大,以免增加呼吸道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应注意圈舍通风换气,保证舍内干燥,环境良好。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羊只防寒保暖,防止羊群冷应激,抵抗力降低。
3.加强圈舍消毒。病原对温度敏感,56℃条件 60 分钟或者60℃条件 2 分钟可被灭活,紫外线照射几分钟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日常场内可用2~4%的火碱或者10~20%的漂白粉,酸、碱消毒剂交替使用,发生疫情时宜增加浓度或者延长作用时间。冬季在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温度影响。
4.加强生物安全。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进羊只的,应了解购入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正规羊场购入,有检疫证明。引进羊只后应进行落地报告,并隔离饲养 30 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谢绝无关人员接触羊只。
5.积极治疗。治疗时药量不宜过大或频繁更换药物品种。对支原体有效的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都可,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多西环素等等。这些注射的药物按照说明使用,一般不建议加量。疗程一般 5-7天,防止复发。内服可用中药,板青颗粒+黄芪多糖+麻杏石甘散,禁止内服抗生素。使用鱼腥草配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后期恢复应用益生菌、Vc、多种维生素等保肝护肾药,并健胃消食促进恢复。
富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电话:0913-823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