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发生后,邵武轩积极投身西安抗日救国群众运动,参加了工人、学生、市民等十多万人的游行示威。1946年9月9日晚,关中分区司令部侦察科长王方民奉命率领10多人(大都是从部队抽掉的连排干部)组成的武工队,来富平和同官(今铜川)一带山区开展游击活动。仅半个月就建立了数十个隐蔽据点,其中有薛镇的化石村、白庙的白绫沟、大水峪的三尺、老庙的万家窑、长春的三条沟、曹村的周家坡、大渠里、尚书村及小惠的西王家等。
1946年10月下旬,王方民同关中分区的雷振东、马爱云、省工委派来的周惇以及地下武装人员惠章杰等,带领20多名武装人员,第二次进入敌战区活动。不久便配合同官许天杰领导的游击队,摧毁了同官县红土镇乡公所,缴获长短枪20余支;并打开仓库,把200多石麦子分给当地穷苦农民。这次战斗扩大了政治影响,震慑了敌人,受到群众热烈拥护,使游击队迅速发展到70多人。1946年冬,关中地委决定成立富同工委,同年11月成立富同游击支队。随着队伍的扩大,富同游击队又分成两个支队,一支队长惠章杰,副支队长王师亭;二支队长许天杰,副支队长周有才;两个支队政委仍由雷振东兼任。
1947年元月,富同游击支队回关中分区整顿月余后,许天杰、王方民奉令带领两个支队返富同地区继续开展斗争。1947年夏,富同工委撤销,恢复了富平县工委,富平和同官游击队也开始分建。
1947年春,在地下党员王俗明等人的发动和组织下,在曹村尚书村的石灰窑上成立了富平县武装工作队(也称游击队),周志有任队长,陈安德任副队长,郑得有任指导员,队员有40至50人。
正当游击队发展壮大之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差点让游击队遭到灭顶之灾。这件事正是由队长周志有引起的。周志有是三条沟桐树壕人,之前在庄里镇附近的唐河堡一地主家扛长工,因与地主小老婆私通之事败露,被地主买通镇衙关入大牢,后越狱而逃,深夜潜入地主家杀死地主,逃往石马岭表弟家,经表弟介绍认识了曹村的地下党员王俗明,参加了游击队,因苦大仇深作战勇敢,被任名为队长。
周志有在一次去庄里镇侦查时私会地主小老婆,不幸被人认出告发,遂被抓捕。后在其情妇的劝说下叛变。
国民党驻军在周志有的引导下直扑游击队驻地,幸好一部分队员出外执行任务,幸免遇难。此次事件游击队损失大半,后陕西省工委委派邵武轩带领二十余人火速赶到富平对游击队进行整顿,由陈安德任队长,一个月后,周志有被游击队处决。同年4月,武工队配合解放军攻打耀县,取得重大胜利,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充实了武工队和富同游击支队。1947年夏,富平和同官游击支队分建,陈安德领导的武工队和富同游击队第一支队合并,编为富平游击支队,共100多人。同年秋季发展到150多人,王维任队长,邵武轩任政委。下设3个中队:一中队长任忠义,二中队长陈安德,三中队长刘天升。
1948年初,陕西省工委决定成立路东工委,统一领导富、同、蒲、白4县的工作。随之又成立了路东纵队,各县的游击支队和挺进支队均归属路东纵队领导。富平游击支队被编为路东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王维,政委田绍锡。1948年11月,路东工委撤销,富平成立县委。路东纵队进行整编,除组建一个团补入第四纵队外,其余部分仍留归各县。
1947年底,共产党员王杰奉邵武轩指示,回富平开展地下武装斗争,在底店发展了四、五个民兵,并在底店街以开杂货铺作掩护,积极开展地下活动。
1948年2月,路东工委派张少林协助发展游击队,以底店北边的黑沟为据点开展活动。
1948年3月,路东纵队成立,原富平游击支队归属路东纵队,遂以王杰、张少林领导的游击队为主体成立了富平游击队,王杰任队长。
1948年11月,县委又将王带领的游击队和路东纵队整编后留归各县的部分游击队加以合编,组成富平游击大队,王杰任大队长。县大队和县委一起活动(住北山大水峪一带),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支援前线等。
1947年5月,许秀歧、邵武轩根据南下指挥部的指示,以部队留下的20多名干部战士为基础,组成骑兵师挺进支队,许秀歧任支队长,邵武轩任政委。挺进支队主要活动在富平境内和富、蒲、白交界处的山区,有时也到临潼、渭南一带活动。挺进支队在富平的主要活动:一是开展游击活动,扩大政治影响。支队派人到处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一直散发到富平县城附近的一些村庄,连曹村乡公所门口也贴上了标语;二是重视开展统战工作,与不少进步人士建立统战关系,并积极帮助地方搞好统战工作。
1948年春,先后建立了老庙、底店、薛镇3个区的革命政权;三是出击王恒芳。1948年3月,王恒芳为母奔丧随带4个连约300人为保镖,在当时敌众我寡、装备低劣的情况下,挺进支队果断从侧翼出击,致敌溃败,打死30多人,俘虏30多人,缴获不少武器,支队无一伤亡。1948年6月,挺进支队还阻击了由同官调防红土坡的一营国民党军队,打死了营长,敌军四下溃散。
伏击敌运输车队
1947年初夏的一个夜晚,富平游击支队40余人在黄堡二十里铺伏击了敌人由北向南转运军用物资的汽车20余辆,击毁了最前面的一辆,俘敌20多人,并缴获一批机枪、卡宾枪、手枪等。 黄泥洼之战节 1947年9月,富平、同官、蒲城3个支队与国民党两个团又一营的兵力,在同官、宜君交界的黄泥洼发生激战,游击队居高临下,英勇战斗,连续打退敌人10多次冲锋,后敌又调高炮向游击队据守的山头猛轰,游击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顽强坚守阵地,在重创敌军之后,主动撤出战斗。
文王山麓突围战
1947年10月,富平游击支队奉命回边区整训和领冬衣,在途经文王山下的上官、白石村住了几天。由于连续几次胜利,思想麻痹大意,在一天拂晓被同官保卫团包围,游击队立即进行反击,以少数诱敌,掩护主力突围到达边区瑶曲镇。这次战斗,游击队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在边区休整时,总结了教训。
袭击老庙乡公所
1947年12月,富平游击支队侦知老庙乡公所驻有国民党军队近百人。于是联合挺进支队,连夜长途奔袭黎明前包围了老庙镇,,向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毙敌乡队副缑凤鸣,俘敌70余人,缴枪80余支。经教育后,俘敌大多数参加了游击队。战斗结束后,召集各界人士开会,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袭击薛镇乡公所
1948年3月11日晚,富平游击支队副队长王师亭,率领60余名游击队员从底店出发,次日凌晨奇袭了薛镇乡公所。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胜利结束,收缴了两个城楼上60多名国民党兵的40支枪,并俘虏了乡长雷楼一。
攻打陈炉镇
1948年3月下旬,宜君县长韦梦若,在解放军强大攻势面前,带领自卫队约500余人弃城南逃,企图驻扎陈炉镇。富平、同官两个游击支队接到消息后,立即制定了作战方案,由同官支队温志谦、富平支队惠章杰、刘天升各率一部游击队员,三面围歼。当敌人还未全部进入伏击圈时,惠部提前开枪,致使敌人四处溃逃,未能全歼。这次战斗缴获了60余支枪。战斗结束后,陈炉镇队副罗聚瑞(地下党员)率领陈炉镇的自卫队20余人起义投诚。
摧毁底店保公所
1948年3月上旬,富平游击队由王杰带领,在内应的配合下,一天夜晚摸进底店保公所,俘虏了保长、保丁。游击队未动一枪一弹,摧毁了底店保公所,缴获长、短枪10余支。
围歼警备营
1948年9月,富平游击支队向东转移时,群众报告说,国民党警备营黄楚山带领约300人,驻扎在杏花村山上的娘娘庙,经常到周围村里抢劫骚扰,群众纷纷要求游击队为民除害。于是,富平、同官、挺进3个支队联合行动,三路合围。游击队趁当天大雾弥漫,扮作送饭群众进入庙院,一阵猛冲猛打,敌人惊慌失措,乱了手脚,除黄楚山等少数人逃跑外,俘200余人,缴枪200余支。这次战斗的胜利,有力的配合了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东进的军事行动。
富平游击队除大小打了几十个仗外,还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炸桥破路。1948年夏收前,游击队炸断了位于岔口以南咸(阳)铜(川)铁路线上的文昌桥和阎良桥,致使敌人运输几度中断;
二是破坏通信线路。游击队曾在铜川北关割断敌人通往金锁关、石柱原的军用电线,放倒了不少电杆;
三是深入敌人心脏地区进行袭扰。1947年8月,中队长任忠义带领几名队员,机智地潜入敌军警戒森严的永乐店,突袭银行,虽未成功,但给敌造成很大恐慌,使火车一度停开;四是惩治坏人。枪决了叛徒阮万信(铜川黄堡人),铲除了曹村乡乡长马中骏,袭击了陈炉镇东合川一带煤矿矿警队,缴获了短枪10余支、驮骡12匹;五是积极开展统战工作。
除巩固原来的一些统战关系,如老庙乡长张子林、流曲乡队副沈承统、底店乡惠显锋、老庙乡刘铁山等,还教育争取了曹村乡队副刘得仓、曹村乡南崖保长陈有才、三条沟桐树壕的吴云杰,铜川七里坡的赵巨贵、赵老峪总甲长路建祥等,这些人对游击队的活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