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美关税对战的背景下,中国羊奶价格的暴涨,进一步引发了行业极度关注。据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生鲜羊奶均价从2025年1月3日的6.44元/公斤,已经上涨至4月3日的8.17元/公斤。不过据乳业圈了解,这个数据是基于陕西60个监测村和100个监测场的区域得出来的。个别地方的生鲜羊乳实际成交价格已经达到9块多每公斤。深度调研研究之后,乳业圈发现,和以往不同,这一次的羊奶价格暴涨逻辑,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乳业圈认为,相关政策部门、乳企、行业上游都应当关注并尽快作出反应和布局!
从开年第一周的6.4元/公斤左右,到现在9块多每公斤,短短4个多月时间,生鲜羊乳价格一路狂飙,暴涨超过40%,且目前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怎么回事儿?
前段时间,西安市乳业协会对此发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调制乳粉》新国标推出,第二是去年很多羊乳加工企业销量下降谨慎收奶造成的供给端下降(第二点和第三点本质上是一个原因)。
不过,乳业圈调查研究之后认为,羊奶价格暴涨背后其实有四点重要的原因,值得行业关注——
第一,《调制乳粉》新国标正式实施,要求主要原料70%来自于单一乳品种,对产品原料进行要求的同时,规范了市场上“20%、30%、50%”羊奶原料的“挂羊奶卖牛奶”的乱象。
毋庸置疑,这对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这一标准直接大幅拉高加工(需求)端。但从供给端上来看,按照奶山羊的产奶周期来讲,1-3月份是产羔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产奶淡季。同时,叠加西安乳业协会在上述中提到的上一年度企业谨慎收奶,那么今年开春奶不够用的前提下,供给端又大幅减少,就会造成羊奶供需偏紧,奶价飙升的局面。
第二,《调制乳粉》新国标政策推出,引发的市场情绪,成为助长奶价的一个主要“诱因”。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披露,2023年10-12月,陕西省生鲜羊乳均价呈现环比下跌态势,最终稳在12月份的5.61元/公斤;
2024年1-2月,陕西省生鲜羊乳均价在5.7元每公斤左右,3月份,突然环比增长高个位数,冲破6元每公斤,此后,陕西省生鲜羊乳均价于2024年全年内在6.3元每公斤的价格上下小幅徘徊;
2025年1月份开始,陕西省生鲜羊乳均价开始了逐步的环比暴涨,出现了文章开头的情况。
手机屏幕前的你发现了什么?
2024年3月份开始,羊奶价格已经涨了一波!
恰巧,2024年2月份,国家政策部门提出了《调制乳粉》的新国标。这波羊奶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巧合,正是因此发生。
乳业圈留意到,从政策发布到今年2月份正式实施的一年时间当中,有不少专家和媒体炒作,将新国标政策解读为成人羊奶粉的“纯羊新政”,认为成人羊奶粉也要走婴配羊奶粉的新国标发展之路。
甚至最近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给纯羊奶粉留下了30%的其他原料的争议空间。
这些解读,在当时给了很多布局羊奶粉的企业一个非常强烈的刺激,也让不少企业对政策解读产生了误解。
这个刺激的背后,有一个行业众所周知的情况,那就是羊奶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当市场情绪发酵,已经有企业开卷了!
据乳业圈了解,在成人粉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前,去年就已经有不少羊奶粉企业推出了“纯羊乳蛋白”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当然,这其中不乏优秀的羊奶粉企业本身就具备优质羊奶资源实力,推出纯羊乳蛋白产品也是出于企业战略布局的需要,并非是市场情绪引导。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很难不引起其他羊奶粉企业对于纯羊乳蛋白奶粉的“执着”。羊奶价格自然会上涨。
第三,羊奶价格为何在今年初迎来突然暴涨?只有以上两个原因可能还不够。乳业圈了解到,这和奶山羊养殖端有关。
据陕西从事奶山羊培育服务的业内人士称,去年冬天12月份开始,羊传染性胸膜炎导致很多奶山羊养殖场遭遇损失,保守估计因此死亡的奶山羊数量占比在20%-25%。受此影响,产奶成母羊数量有所减少。
因此,叠加上述原因,今年一季度,羊奶供需偏紧造成了短时间内羊乳价格的暴涨。
第四,中-美关税升级对养殖端饲料成本的影响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乳业圈了解,苜蓿草是奶山羊粗饲料当中占比很高的植物饲料。而我国进口苜蓿草有近90%都是来自美国。
根据2月份苜蓿最新的进口数据,苜蓿草到岸价还未出现上涨的信号:1-2月份,进口自美国的苜蓿草均价为344.94美元/吨,同比下跌13.4%。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关税战的持续,未来将会影响到奶山羊养殖饲料成本的提升。
羊奶价格涨了,是不是好事儿?
有人说,整个行业都在盼着原奶(牛奶)价格止跌回升,羊奶价格涨了,肯定也是好事啊。
但来自市场的反应是怎样的?
奶农很忙,乳企也很忙!他们都是怎么个忙法儿?
先来看看养殖端:
据乳业圈了解,奶价涨了,养殖端利润增长,或者部分亏损的养殖场减少亏损,奶农自然是高兴的。奶价上涨背后,供给不及需求,很多羊奶奶站的生意火爆。
不过,也有一部分奶农,也不那么高兴。据来自陕西省业内人士,这部分奶农因上一年度乳企谨慎收羊奶,或羊传染性胸膜炎导致不得不减少羊群饲养规模,亏损不少。在亏损的基础上,如今奶价上涨行情几何?要不要再扩大奶山羊养殖规模?资金是不是允许扩大养殖规模?他们还在观望羊奶价格行情。
此外,我们来看看企业端:
据西安市乳业协会,受羊奶涨价影响,羊奶粉的出厂价也有大约30%以上的增长,从7万多元上涨至9万多元,而且这个价格并不固定,还可能会随着奶价上涨进一步调整。
乳业圈了解到,陕西已有销售公司公布奶粉价格上调的通知,甚至还有一些公司暂停签署供货合同,焦急地等待奶价企稳。
而仅仅是担心奶价上涨也就罢了,还有企业担心生鲜羊乳供给过于“紧俏”,万一在交易环节出现乱象怎么办?这种担忧也让收奶企业倍感压力。
有陕西羊奶粉销售企业负责人表示,生鲜羊乳奶价过低会伤害奶农,过高传导至终端售价会影响消费意愿,都不利于产业发展。企业希望有一些调控手段,能够将奶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乳业圈认为,羊奶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和其导致的市场现象,都非常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羊奶养殖端一个关键问题:奶山羊养殖,到底要不要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羊奶价格也经历过几次“过山车”的情况。
拉长周期来看:2018-2019年生鲜羊乳价格从5块多每公斤暴涨至10元/公斤,后又下跌至3块多每公斤;这一轮价格暴涨暴跌,主要是市场因素导致,比如当时的部分羊奶粉企业的营销模式给奶价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羊奶粉企业在奶粉配方注册之前生产的产品临期后低价处理等等。
奶价暴跌之后,一些散养为主的奶山羊养殖场亏损不少,不得不退出。
2021年生鲜羊乳价格从4块多每公斤上涨至6元以上每公斤,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年还有些奶山羊牧场扩大养殖规模,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羊奶价格上涨原因主要和婴配粉新国标发布有关,另一方面和消费者对羊奶接受度逐步提高,以及养殖端饲料成本上涨有关;
2023年,同样还是因为婴配粉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后,不少企业对旧国标产品进行低价清库存处理,影响羊奶价格高位跌至5元/公斤。
纵观过去几次羊奶价格暴涨或暴跌的情况来看,大多都和市场因素和养殖端成本变动有关。
从大的方面上来看,维持散户养殖似乎问题不大。
但不同于以往,今天羊奶价格的上涨,是政策影响、市场情绪、国际形势合力影响下的上涨。
“市场因素和养殖成本的波动不是影响羊奶价格的长期因素,而本次羊奶价格的暴涨,主要是《乳粉和调制乳粉》新国标政策影响下的产业发展因素导致的,当然也有前期养殖端问题的叠加,但主要还在于前者”,乳业圈行业分析师习鹏颖表示,“在政策性方面,只要短时间内政策不更改,对于产业发展来讲是一个中长期影响因素。这也是这次羊奶持续暴涨4个月还未见顶的原因所在。”
“这体现了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羊奶资源供应量和产业政策改变后需求量之间的配套情况”,习鹏颖补充道。
据乳业圈统计,截至目前,布局婴配粉羊奶粉的企业有50家,其中陕西羊奶粉企业有18家,有70%是自有布局奶源。
但是布局成人羊奶粉的企业却是布局婴配羊奶粉企业的数倍之多,他们大多数没有奶源布局,需要通过收奶或者购买羊奶原料的方式加工产品。
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乳业圈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在羊奶供需偏紧、羊奶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当地乳业协会一定要联合企业,加强上游产奶、企业收奶交易环节的监管,同时加强羊奶抽检频率。
一方面,这有利于保障奶农、奶站、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产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地方政府部门、当地乳业协会需要尽快研究调控奶价手段,稳定奶价。过高和过低的奶价都会影响市场;
第三,地方政府部门、当地乳业协会需要就当前成人粉新国标政策,来衡量羊奶产能是否能满足政策影响下的市场需求?同时做好政策解读,千万不能解读为成人粉也进入了“全羊”时代。
在过去几轮的羊奶价格暴涨、暴跌行情中,奶山羊养殖模式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当羊奶涨价逻辑发生变化,行业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
羊奶产业要健康发展,不能粗暴地追求规模,也不能盲目地扩张,要在考虑奶源产能发展与终端需求的适配度的同时,深度研究国内羊奶产业发展供需关系的底层逻辑。
来源:乳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