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我省今年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H3N2。 近期,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医院儿科门诊患儿扎堆。医生告诉记者,入冬后,患儿明显增多,接诊量几乎是平时的两倍。 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传染性强,发病急,通常表现为39度及以上高热、干咳、头疼、肌肉乏力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心肌炎、脑炎等,发病48小时以内及时就诊,应用抗流感的药物及时治疗,很快就能缓解。 根据监测,今年第48周也就是11月的最后一周,我国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H3N2,流感检测阳性率为9.2%,高于前一周的4.4%,我省流感活动水平基本与此类似。专家提示,常见的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大多数流感疫情发生在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我省要求各级学校、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报告制度。全省18家哨点医院和11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要进一步提高监测强度和频次。目前,多数医院都推出了网络预约挂号,患者可根据病情,提前选择就医时间,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 由于流感传播力较强,教室作为人群密集场所,很容易在小范围内引起传播,严重时需要班级停课,对学校教学活动影响较大。尤其流感流行季会赶上期末复习考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被流感病毒感染后,家长需要请假照顾,家庭成员亦成为潜在被感染对象。 那么,流感流行季,家长该做些什么? 已经确诊感染流感病毒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弱,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也比较容易以唾液飞沫、双手接触等方式向他人传递病毒,所以建议暂时隔离在家,配合医生治疗,以便尽早恢复,千万不可带病上学,这样极易导致班级及学校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感染病毒,从而使得疫情严重扩散。 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尽早预防,在学校、家庭及公共场所里,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就能顺利度过疫情高发期,自如应对疾病防控任务。 1.关注孩子健康状况,避免将传染病带入校园。 在睡前或早起时关注孩子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根据孩子健康状况决定是否上学,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建立孩子的健康档案,对体温等进行持续记录。一旦发现体温超过37.5℃、有流感样症状或自感不适时,必须就医,康复后再上学。 2.理性对待周末兴趣班和“小饭桌” 兴趣班和“小饭桌”属于学校传染病防控的“盲区”。家长应与其主动沟通了解其传染病情况。避免周末感染,把传染病带入校园。 3.积极联系,给家人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接种指南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 华商报记者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