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8943|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富平文化 | 老城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8 2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老城记
作者:邢亚荣
冬日里,富平老城安详地踞于新城的西北方向,迎着来自东、南方向的暖阳。正像一位阅尽人世沧桑的老者,慈祥地靠在墙角下晒着太阳,心平如水地看着新城一天天不停地长高乃至于迅速崛起。新城越是现代繁华、时尚靓丽,老城就越显得资历深厚、辈高位尊。毕竟,新城是老城的后代,老城是新城的祖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富平此前的县城就在被称作窑桥寨的老城之上,住在老城里的人们才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其他人也就只能被称作乡下人了。老城地处高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曾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住在这儿的人,无论是在地利上还是心理上一定都有高高在上的自己的优越感。乡下的人去城里办事走亲戚,也一定会有一种抬头仰视的感觉,甚至会生出莫名的卑微心理。1970年,全县的县级机关单位陆续从老城搬到以杜村为中心的新城区,老城也就慢慢地落寞起来。或许是缘于老城余威犹存,或许是由于新城尚未长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城也就不显得太过于老——以至于我小时候跟着大人甚至参加工作后的几十年里独自上城,都不叫它老城而叫“城上”——尽管自明洪武二年(1369)徐达经略关中以窑桥寨为县治已有六百三四十年的历史。近些年来,富平县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演进,处处呈现着高楼林立的气象,处处洋溢着时尚现代的氛围,人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回望身后的时候,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遗存下来的东西愈加稀少、时光沉淀下来的过往弥足珍贵,而那个曾经的县城便慢慢地被谓之“老城”,心中激起了一份由衷的敬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城我尽管去过多次,但每一次只能叫做走过而不叫做走近,正如我们见到了一位老者仅仅打个招呼而从未走进他风雨沧桑、纵横南北的精神世界。这个冬日,我真真切切地走近了老城,与它进行了一次默默无语的心灵对话。我从东门坡上来,缓缓地拐向古城正街溜达,轻轻地从西门坡下去;我从西门坡经南北走向的炭市巷绕到南关正街,顺着南门坡拐弯而上,一步一趋地走过几个街巷,拐来拐去从北门坡下来。我走过古城正街、古城南巷、古城北巷,看到了远映巷、江米巷并一一走过。这些新做的蓝底白字镶嵌在斑驳的砖土墙上的标牌,给出了我老城的总体方位,明显是明显了些,但还有许许多多曲里拐弯、长短不一、宽窄不等的巷子让我不知所以,只得摸索着探路前行,况且,一个“古城”的命名,只让人想到了陈旧古远,远没有“老城”这个字眼给人以温情和怀恋。我细细地看着街边的每一处老房子,还有过去门店可以随时左右拆装的门板,门边的每一块门墩石,路边斜里横里随意散放着的石条、石碑、柱础、碌碡,脚下正在踩着的石板,斜伸出来虬枝满身的古槐。我看到随时触动内心深处的古物和陈迹,禁不住拍照留存。我向早已人去房空、屋顶坍塌、锁锈斑斑、厚尘扑扑的门楣上靠拢,踮着脚凑近仔细辨认前些年挂上的模糊不清的门牌,“杜村镇,莲湖,001,城上正街,富平县公安局监制”、“杜村镇,莲湖,003,王家巷,富平县公安局监制”、“杜村镇,莲湖,009,文昌巷,富平县公安局监制”、“杜村镇,莲湖,013,北顺城巷,富平县公安局监制”“杜村镇,莲湖,024,东顺城巷,富平县公安局监制”等等,这些门牌,承载着多少曾经的记忆,让我心生出无限的温暖。我沿着有名和无名的狭窄弯曲的巷道走走停停,有的曲径通幽,有的迂回路转,有的戛然而止。有的行人从我身边悄然而过,有的一两个老太太拄着拐杖靠坐在墙边悠然地晒着太阳,有的一堆穿着棉衣、姿态随意的中老年男人在下着象棋,或坐或站地讨论着,有的妇女在看我照相并问我“照啥哩”,还有七十多岁穿戴整齐的老头看见并对我说“这儿过不去了”,并和我聊起了老城的前朝古今。从这里,我才知道,老城内南北及东西走向的街巷共13条,有斜巷、姜米巷、远映巷、小南巷、关帝庙巷、东顺城巷、北大巷、马家巷、王家巷、重庆巷、文昌巷、南顺城巷、北顺城巷,光是这些巷名,就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信息,传递着老城悠悠的人文精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城过去的古建筑望湖楼、图书楼、文庙、县署、关帝庙遗迹尚存。我蜿蜒停走在南顺城巷口第一家,房子座西面东,屋前一层层的石条整齐地垒围着小片菜地,古老的民居、高高的石台阶和雕花的石门墩数说着无尽的沧桑,气色很好的男主人给我介绍着他家与望湖楼几乎同期建造的历史,并邀我到他家看看,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踩着已有年月的过门石条,站在光线暗淡的厦房下面,我透过刚刚打开的两扇糊着白纸的格子门,目光发散过两对檐房子的天井和前面的厅房顶部向上看去,豁然开朗,外面的望湖楼蓝绿色的楼顶和半截红色的窗户与这个厅房恰好重叠,浑然一体,共同接受着冬日暖阳的光芒,竟有一幅悠悠的古风味道。望湖楼系清同治八年(1869)知县江汇川筹建的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民国十二年(1923)胡景翼将军筹款重修为砖木结构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其后这里曾设立富平县第一高等小学、富平师范、莲湖小学,1995年县政府拨专款重建为现在的框架式歇山顶四层楼标志性建筑。从书院巷北端西拐与古城正街相交的角落,县政府树立的黑底白字大理石“富平藏书楼”和渭南市政府树立的红字汉白玉“富平藏书楼”石碑扑面而来。富平藏书楼,位于城关镇莲湖村老城正街东段,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层硬山庑殿顶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面宽16.3米,通身7.7米,一层正中辟券门一处,两层前后檐及东西墙均辟券窗,自地表向上3.5米处墙体做叠涩出檐,灰陶筒瓦屋面,楼身南面一层檐下正中镶康有为书“图书馆”石刻字版,二层楼下复刻李因笃书“万卷书楼”石刻字版,条石基座。该藏书楼是富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建筑。2004年8月30日被富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沿着老城正街散漫地走着,透过红色的木栅栏,我看到“富平县文庙博物馆”的牌子靠在里面的墙上,文庙里的棂星门飞檐斗拱,气势不凡,残垣断墙上的砖雕古朴灵动,令人思绪万千。在这里,歇山顶五楹的大成殿犹在,林林总总收藏的富平历代记事碑、墓碑、石狮、石棺椁、石造像等集于一室,成排成行、洋洋大观,从不同角度叙说着富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在老城,武庙后殿、城隍庙献殿、关帝庙大殿、南湖书院等许许多多的历史过往,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抹不去的蛛丝马迹,那俯拾皆是的零砖碎瓦和横七竖八的残碑断石,莫不诉说着这里远逝飘零的辉煌。沿着老城正街漫步,老县署石砌的券门洞里,两扇黑色的大门紧闭,上方毛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的黄色字样和顶部岁月侵蚀的红五角星,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依旧放射出应有的晕光。走在老城曲曲弯弯的街巷和看似破败的院子里,你能觅到镶嵌着警徽的曾经的公安局,你能看到在逼仄的门楣上方水泥质地的红色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所有的一切,都有意无意地遗漏出这里曾经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字眼和标志所透射的,仅仅是它落寞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信息遗存,稍作延伸,我便可以将它的过去与如今的现实紧紧地连在一起。而它真正的六百多年的威严和辉煌,却是藏在不经意间的券门的石缝里,在滚落于墙角残败不堪的柱础里,在摇摇欲坠的房梁间。我游走在老城的街街巷巷,我踟躇在老城的角角落落,看着从一家一户流出来的细细的水流,看着残破的墙头上欲要抖落的风尘,看着门楣上棱角黯淡的雕花,踩着脚下凹凸不平的溜光的片石断碑,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老城的脉络也渐渐地在我眼前清晰起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老城上溜达漫步,穿行于它拐来拐去的街巷之中,我深深地惊叹于它的久远深邃。在老城下环行仰望,城的东面、东北、西北方向的城角,如同刚刚裁出,齐棱见线、规整无比,而整个的北面城墙,依然严整有序,挺拔傲立。看着这高阜雄起、堑土为城的老城,凝视着这经过六百五十年风尘侵蚀的城墙,我竟暗暗地佩服起它的风骨来了。据史载,老城曾有四门——东门“华翔”、西门“荆踞”、北门“带温”、南门“都胜”,诗意的名字,折射出老城自然、人文、形胜不同凡响的相映共辉。冬日的光景里,环绕在老城四周,游走在四门坡上,婉转于街巷角落,石缝里、道沿边、墙角下、背阴处,绿绿的小草凑热闹似的不时地出现在人的眼皮下、脚前头,给老城平添了丝丝生机。暖暖的阳光整个地洒在老城之上,就像鹤发童颜的老者安详地晒着太阳。老城,年高位尊;新城,茁壮成长。可以想见的是,在奔向小康的路上,矗立在富庶太平的大地上的这座老城,必将以它独有的风骨和丰厚的内涵自信满满地不断展现出新的风采。(2019.12.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源:县志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6-16 18:13 , Processed in 0.1369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