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0281|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迤山之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7 21: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迤山之魂

文/郭勇智 

0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今天,这句话的内涵更丰富了,它除了说孔子赞叹时光象滔滔江水一样逝而不返而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川上”在哪儿呢?一一在迤山。

孔子曰:"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尽管历史上有“子不过秦”之说,但我感觉当年孔子修订《诗经》时,《吉日》篇中谈到漆沮二水,一一就是今天富平境内的石川河一一孔子领众弟子要参拜天子黄帝之所,游学至此,站在一块巨石上,他看着温泉河、漆沮河、渭河,“逝者如斯夫!”发出这一声传颂至今的赞叹。在当时,三水同向而流才能称为川,风水上看,三水的拱照点恰好就是这块巨石一一“迤山石”,这石又在三水之北,乃曰上,“川上”就在迤山。两千多年后,逝者如斯夫一一又引用圣人这句话,是在昭示另一层涵义:逝世了的人就要像这个人一样啊!孔夫子何岂圣人,准确地预言了二千五百多年后此地要长眠一位伟人。正应了《诗经》中的“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02

2012年冬,富平人一下子沸腾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富平又要出伟人了!”这不,各路人士云集富平,富平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感觉。
凤凰卫视派出记者团来到富平,由渭南市广电局局长华惠敏领队陪同,按计划安排,富平专题片要有两名当地人士陪同讲解,一讲风土人情,二讲风水地理,梁导乃记者团组长,南方人,文化底蕴深厚,痴迷风水,少不了讲风水的人。讲风土人情当然是富平人文大家李问圃先生,讲风水按县上安排是周易文化研究会会长,当然是我,因以前华局长在到贤乡当乡长时我们早已熟络,后援藏到大荔到渭南也交往不断,他常称我郭教授,但这次我让他就叫我郭老师,以便大家称呼。 

吃早饭间,梁导简单地分了个工:北路一队主要录摄沿山一带的柿饼、琼锅、剪纸、吃食、击鼓等人文习俗,我们这一队主要是西路和新老县城。我们一行八人乘坐一辆中巴就出发了,首要地是淡村中合村。冬季也无甚好景色,偶尔可见树梢遗留的苹果、柿子,车行驶得平稳而缓慢,大家又说又笑,车内充盈着欢快的气氛……梁导打破喧笑,提出让我先讲讲富平的大风水局势,我随即允诺讲到:
从大势上看,有两条龙交汇入富平境,一为坎龙,从陕北高原而来,为沮水河流域,另一龙为乾龙,汇成泾河。风水上讲,龙随水走,脉随山转,观脉是地上为山,地下为河。这两条龙在盘龙湾交汇,潜入地下,穿过淡村平原,然后又飞出地面,形成荆山塬。而荊山塬形如龟盖,为真气之所在。所以就有了黄帝铸鼎之地,李渊之父陵寝,当然也是咱们要去的中合村之所在。再按风水元运推,从2004一2023年这20年,八艮令星入中宫,中龙大旺,气运大兴,成就伟业,威远四方。

大家还都听得似懂非懂,梁导就开始鼓掌叫好,大家也随即附和,梁导又提出讲一下富平的小风水,我说小风水很简单,就是: 
九峪十八坊,富平的皇上站两行,还有二十四个拴马桩(庄),还不带康庄和下庄。这一顺口溜是说富平境内有九条峪,就是九条龙,而风水上认为,峪或峡都是龙脉束气处,地气最旺,不管是阴宅还是阳宅村落,所以你们看,每条峪的峪口都有很大的村落,人丁兴旺。因风水好,所以九处皇陵就座落境内。这“站两行”是指沿三原的嵯峨山一乔山龙脉有一排皇陵,再一排是沿石川河龙脉的皇陵,这是龙入地下,不见山只见川。至于坊和庄都是指龙结穴而形成的比较大的村落。

我说着,大家也议论着,不觉车已到了中合村,大家看着,不停地建议着最佳的拍摄角度和话题,这期间主要是李老师讲解,涉及到村庄的历史,人文等等,我主要只讲了一下习家的民居属河南民居建筑,其风水结构及吉凶因素。之后去看了盘龙湾古人类灰坑遗址,据闻双全老师考证乃是虞夏之京师之地,我按风水原理也间接证明了它作为首都的可行性,“漆沮之从,天子之所”是指漆沮两河交汇之后的地方,就是天子住的地方,也就是遗址之所在,当然也说明了黄帝铸鼎的真实性,还去了米家窑,铁佛寺,在梅家坪农户家里还拍摄了柿饼,当时柿饼马上下架,柿农们很热情,不断地让我们尝鲜。

03

返回的路上,大家还都沉浸在柿饼的制作,尝柿饼的快乐中,梁导说:“下午我们主要看富平老县城,再就是去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大家还有别的要求吗?”我原以为梁导操一口广东腔,不利沟通,但间接了解到,他是凤凰卫视驻北京站编导,说一口标准的京腔,人很精干。突然华局长说:“郭教授,你是迤山人,对迤山最了解,不如你先谝一下迤山的情况。”我想了好一会儿,盘算着怎么说迤山,于是我问大家:
 

“要了解迤山,必须先要了解迤山石的前世今生。你们猜猜看,迤山石能有多大年纪?弄清这,才能清楚迤山的来历。”我向大家引出了这个话题。

李老师说:“最大不超过五千年,因为中国历史从黄帝开始也就上下五千年。”其他人也随声附和,但梁导问我有何高见,说来听听,我说道:
我认为至少有2万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呢?按现有迤山石的传说,一说是秦始皇长子扶苏与大将蒙恬率兵北上抗击匈奴曾驻扎于此,后人为纪念二位功德,于此立庙,当地称为迤山庙,原址就在现在迤山中学教学楼的前面,之后被毁。当时庙内供奉的就是扶苏和蒙恬,而蒙恬大将的字就叫迤山。而当地恰好就有一块巨石也叫“遗山”,传说是二郎神担山把山遗在这儿了,当时人们也明白,庙宇建筑易毁,石碑不易,于是就将这块天然巨石“遗山”顺音而成“迤山”,音不变而字有变。按此推理,秦至今算一一遗山变迤山也有两千四百多年了。

“打断一下郭教授,那这传说和史实哪个早?是不是先有蒙恬驻兵在先,然后人们根据迤山谐音遗山而编了个神话故事?”华局长带着探究的口气问我。
这也有可能,但不过按我想,应该是先有石,再有传说,传说又与史实重合。原因是这样的:你看,迤山石上面坑坑凹凹,有手爪印,表层有硬皮,这符合陨石的特征,再从石头纹理看,周围五六十里范围内的石头都是奥陶石,咱们当地叫墨玉石,但迤山石符合南山石的特征,但无陨皮,再说,按当时人的科技水准,不可能将两三吨重的不规则石头运送几百里。再要说的就是,二郎神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按现在世界文化的最新学说,有人认为,二郎神和闻太师是根达亚文明的幸存者,因为他们都有第三只眼,都有超能力,据说宇宙人类已知的目前已历经过5次文明:
第一是根达亚文明:玛雅人传说中的地球上的第一个太阳纪所对应的文明,也叫超能力文明。根据传说,此文明的繁盛大约始于距今七十六万年前,直到其大陆消失约持续了二万五千年。人类三亿年的历史之中,就像河水流过掀起的气泡一样,无数的文明诞生又消失了,真是逝者如斯夫。当时的人类大小,男性约210cm,女性约180cm。这是标准尺寸。这个时代的男性最有趣的是有第三只眼。其位置正好在额头的中央部份,也就是眉间之上的二公分左右之处,有一只如翡翠般绿色的圆眼。这第三只眼平常都是闭着的,只有在发挥超能力时才睁开。女性没第三只眼。这个称为神的时代,现在有些人额头中间凹陷的据说都有超能力,比如毛主席,你们仔细看他的画像就是。因此,具有超能力的二郎神才能担起这两三吨重的迤山石,为何没说其他哪个神担山呢?为何不说是女娲补天掉下来的一块石头碴碴呢?为何不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后,那是盘古的一颗牙齿的遗存呢?
大家听得有点目瞪口呆,但还饶有兴趣,中间还有个小伙建议说,用C14同位数测定一下迤山石的年份历史不是一切都明白了吗?我回答说目前还没人测定。接着大家又让我继续。
接下来是米索不达亚文明。这个文明是上个文明的逃亡者的延续。但是人们把以前的事忘记了,超能力也渐渐消失了,男人的第三只眼开始消失。
第三是穆里亚文明。这个文明是上个文明的延续,先祖开始注意到植物在发芽时产生的能量。是人神共居时代,穆里亚文明基本上存在于三万五千年前到一万五千年前。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统一文明。就是咱们知道《封神演义》故事产生前一两万年之前的一个时期,神农氏尝百草就在这一时期,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神话时代的结束时代,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传说时代。中国的神授文化可能就在这时产生,比如《黄帝内经》的形成,前无古人,后无人超其左,而它的理论依据就是我研究的易经八卦中的阴阳五气,这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现在方方面面都有它的影子,它是世界万物的“系统”科学。二郎神的天神天宫的情景故事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第四亚特兰缔斯文明。他们拥有光的能力。和第五情感文明就是现在的文明,人类会使用情感。
我停下来抽了支烟,听着大家的议论总结道:按二郎神所处的人神共居时代计算,距今也至少二万年了,所以迤山石至少也有二万岁了。
“郭大师,你说这迤山石两万岁了,若真是这样,这石头长年累月暴露在外,风吹雨淋的,那不是早已风化掉了,我们现在根本看不到它的踪迹?”梁导有自己的看法。
我回答道:这迤山石原来在河畔,多半截都在土里,这样保存,干湿热冷都不会太过,再说它上面还有一层陨皮保护着,所以不会风化。

这也可能是在二郎神时期,或者说就是这个朝代,天降一场陨石雨,那时也无文字可记载,就用神话形式代代相传了下来,传的过程中传走拐了,说是二郎神空中担山把山遗下来了。到大禹治水时期洪水才把这巨石冲刷露出了地面。假设一种情况一一《诗经》上有“天子而崩,天塌地裂”一句,按《诗经》当时人看,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知要有多少朝代,多少天子,多少天象,才能得出这一结果一一但拿现代人看它是预言,七六年毛主席逝世之前,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一一天塌地裂后,他去世了。再过一千年,传说毛主席一发怒,天地倒转,也是可能的。不过这些将会都有正史记载。中国是神授文化,我们要善于剥开神象看本质。

04

吃午饭时,八人一桌很热闹,梁导专门给我敬酒说:“你说的这些迤山石的故事是有专门的资料,比如县志啊,考古成果啊什么的,还是你的看法?”我说我是给大家谝热闹哩,哪来的两万年前的资料,既然有神话,我不过是把神话讲好而己,没别的意思。“那我真真要把郭老师叫成郭大师了!一齐端起敬郭大师一杯!”岂敢岂敢!我回应道。

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就去了老县城,我可以轻松一下,主要是李老师讲,文庙,其内的石刻文物,日式建筑望湖楼,南湖书院,老县衙,县城的历史变迁等。风水上,我说,老县城又名堑城,原来是一高土峁,风水上构成五龙戏珠格局,珠就是这高土峁,后来将这土峁外围斩立就成了城墙,有些人说是斩城,但据闻双全先生考证,城四周有堑沟,有护城作用,其下垒土,故名堑城,更形象,不能斩,斩下天土不吉祥。随后直奔迤山去参观。

进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先行了拜谒礼,然后就四处看,边走我边讲风水,我问:
国家授时中心在哪儿?蒲城。
离这儿多远?45km。
中国的大地原点在哪儿?泾阳。
离这儿多远?45km。
好!我们知道:上下四方曰宇,指空间,是原点。古往今来曰宙,是时间,是授时中心。那么咱们站着的地方是什么?一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不!它是宇宙中心,我笑着说。
大家恍然大悟,高一一高水平的高!从高空往下看,迤山石就像人的肚脐眼,陵恰在迤山石之上方,温泉河,石川河,渭河三龙拱照相护,如人之肠肾,滋润万般,风水上叫三条绶带加护,按天人合一理论,人之胎正,气饱,乃育人之极品,万般尊贵。穴好不好,自己体会。游转到穴后,我也讲解了补龙在哪,虎爷石的风水妙用,稍有点虎抱龙的感觉等等,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拍摄完毕,大家都期待着看迤山石。


05

站在迤山石周围,按太极原理,我给大家说:你们看,把这放大1000倍,里面沟壑,峰峦,壁韧,山的坡度,沟底的泉潭,一目了然,景色优美,我是山里娃体会最深。所以它就叫迤山,是最小的山,叫迤山石是对它的亵渎。

再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你们看像啥?女子会阴。当年女娲抟土造人的遗迹。这石头的大贵之处就是这,古人生殖崇拜在这可见一斑。梁导问我这是风水上的形派吧,是!你们站远一点看它像什么?金元宝,女子乳突,牛蹄子,牙齿,这些都对,这些都有对应的神迹,以后有机会,我给你们一一讲来。

我似乎要结束,华局长拦住我说:“郭教授,到这了,你给大家都不留个作念?”梁导走南闯北,爱风水见多识广,也附和。

我说:好吧!人常说,见了百年神树千年灵石都得作揖磕头。那各人根据自己心里最想要做的事,向这万年灵石许个愿吧!将来愿望实现了记着要还愿,不然万事止步不前。年轻人问我怎样许愿?

我说:一手抚石,一手作揖,眼微闭,口中要喊三声对石头的尊称,心要诚一一就是意念要集中,口中默念保佑我啥啥愿望实现,我许愿一定还愿。这些做完就可以了。

我等了十多分钟,看着他们认真而兴致勃勃地许完愿,我问谁有水,看你们许愿有没有神迹,一小伙赶紧给我递上来一瓶矿泉水,我拧开盖,连洒带浇,把石头基本洒湿了,我说,赶快,两人盯一片,在石头上的水干之前,看到有字就记字,有画就记画,结果热闹了,大家辨形,疑似篆书较多,猜字,不亦悦乎。水印,陨皮麻点,许愿的手汗印构成的字认出来了,一小伙记录的,我断了一下句,好象是一五言诗:

他在船中卧,出去留半个,多半带一口,这三句基本没啥异议,就是船字看起像舟一口,最后一句争议最大,因为水倒在石脊上了,水向四周扩散快慢不一,但中间流的主流没变,上面那三个溅水点,被看成日、十、水、中、陀螺的都有,所以就有一一三十立大业,三日立人杰,三水立大木,三中立本一,不一而足。

然后大家就议论那是什么意思,有猜是吃饭的舌头的,有说是迤山石的,说你看这石就像在船里,一半在土里,石中间还有一口子(当时迤山石还在土地上放的)......

议论很热烈,我说都有可能,但要确切地看它的意思,必须要有深厚的易经八卦学识,再就是各人意念不同,得到的启发也不同,要结合你刚才许愿的内容去理解才对。到此,周日到校的学生也有些到了,整天的任务也基本结束。

06

我期待着我在凤凰卫视上能露面,但几天过后,给我的回话就是,县委书记要求在这非常时刻,坚决不能出现舞龙和风水方面的内容。现在,防疫期间,闲来无事,在文化自信是政治自信的前提指引下,中医压倒西医的非常时刻,我有必要写这次经历。
去年冬季,梁导专门找到我,说他要还愿,借周日校内无人,我们四人进到校内,他还愿,他手下的两副手许愿,之后在小木屋吃饭时,他聊起七年前许愿的经历,他当时心中确实有事,涉及到投资的方式,所办的公司,人员等。他说:“我是南方人,就是在船上长大的,我看这一句就是说我的,后来我自己既当编导又办文投公司,多了一门吃饭的口,我两兄弟一姓汪一姓范,我三个是最初创业的,正应那最后一句一一三水立大本。真是神了!”我说一般对大树灵石诚心许愿都是很灵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一郭大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佩服佩服!迤山没白来,敬您一杯!”哪里哪里!你这话对我用不恰当!迤山这山确实不高,也可能是最低的山,但这山中出过多少有名的仁人志士,老师,才使得迤山名扬中外。我现在只是敲边鼓的,哪能算得上数。席间气氛很热烈,天南海北,海阔天空,海聊了一番。
后来又谈到了迤山,我说你们是文化产业,能否做一个迤山的专题片,以迤山中学里面的迤山石为原初之魂,再加上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之魂一一这两魂为主线,进行拍摄制作,迤山这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边是迤山中学,西边有大学城,东边有陶艺村,还有温泉河湿地公园作陪衬,内涵丰富,又是伟人家乡,前可以说历史,今可以谈变化,一点带面地反映富平新变化,可大可小,片子制作可长可短,准能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好!高!郭大师高见!”专题片名就是《迤山之魂》,让你们见笑,主题曲歌词我己试写了,“先睹为快,让我们欣赏一下您的大作!”我低吟唱道: 
茫茫夜空
静美星闪烁
生与灭的漩涡
演绎着神的传说
流星落
激万丈烈火
照亮你我
 
岁月如歌
问人生几何
血与火的组合
凝炼着美的色泽
志如铁
铸万世基业
热烈蓬勃
 
亭园楼阁
水明柳婆娑
教与学的快乐
浇灌着爱的花朵
为祖国
受万般挫折
明心欢乐

大家热烈鼓掌,就此作别,挥一挥衣袖,他们带走了迤山的一片云彩。


于防疫期间20200225

作者简介:郭勇智,男,1966年生,富平县迤山中学高级教师,富平县周易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周易研究会智库专家。曾出版个人诗集《迤中情吟》作为校本教材。爱好书法,象棋,太极拳运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风水起名命理等,有自己的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6-17 03:58 , Processed in 0.1217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