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今年是该病害在全省30年来发生危害最重的年份。据植保站调查,由于环境气候适宜,条锈病在我县麦田快速扩散流行,其它病虫害也有加重趋势。为了有效控制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县农技中心快速行动,积极应对,通过强化监测预警,科学精准防控,统防示范引领等多项措施,力保夏粮生产安全。
一、加强监测预警。植保站在常发区、重发区建立系统监测点6个,同时发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村级农技员、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 采取大田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广撒网、全覆盖,构建全民普查网络,开展拉网式普查,全面掌握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病害监测预警信息8期,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科学精准防控。农技中心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市植保专家对我县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和用药方案,进行科学研判和论证。并抽调技术干部、村级农技员、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相关技术人员16名,对全县16个镇(街道)实施技术包联,开展监测及防治技术指导;针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快速行动,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早治小。对发生田块及其500m范围内的小麦田进行统一防治,最大限度的压低初始菌源数量,降低扩散流行风险。
三、强化宣传培训。为了提高群众对小麦条锈病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截至4月24日,已对全县16个镇(街道)的农业干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户,开展技术现场培训会20余场次,培训人员1200余人,悬挂横幅20条,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万份,挂图5000份,制作电视节目6期,充分利用电视游飞字幕,手机微信、手机短信、农业信息网等多媒体,多渠道宣传防治技术,旨在提高技术入户率,动员群众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做到应防尽防。
四、统防示范引领。在全县建立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示范区12个,总示范面积8万亩,示范区内通过物化补贴和依托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示范带动全县以条锈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全面开展。截至4月26日,全县一般发生区处置率达90%以上,重发区处置率达100%,部分重发田块已进行二次用药,为有效控制以条锈为主的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保障全县夏粮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 县农技中心 赵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