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市农业专家团多次到我县进行夏粮生产形势观摩调查,5月23日,富平县农技中心组织有关农技、植保专家,对小麦条锈病及“一喷三防”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专家们通过实地调查,听取汇报,对我县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一致认为:
一、发生情况明确
全县小麦种植面积70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241万亩次。其中条锈病大流行,发生面积50万亩,是30年来发生最早、范围最广、程度最重的一年;蚜虫中等发生,面积68万亩;红蜘蛛偏重发生,面积58万亩;茎基腐中等发生,面积38万亩,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二、工作措施得力
1.行政推动有力。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条锈病防控工作,防控责任明确、部门协作顺畅、行政推动有力;农业农村部门及早部署,制定预案科学,防控措施到位,县镇村逐级推进机制健全,防控开展及时高效。 2.监测预报准确。建立监测网点6个,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20次,发布情报6期,电视预报8期,早发现早预警,预报准确率90%以上。 3.技术指导到位。及早制定下发防控技术方案,科学指导防控,召开防控现场会6场次,组织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人员58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媒体宣传60期次,成立技术包抓组16个,实现技术全覆盖。 4.资金保障有力。用实用足中央和省级财政病虫防治资金65万元,县级财政50万元,整合使用其它相关项目资金60万元,保障防控工作及时快速开展。 5.统防引领有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扩大应急专业化防治面积,建立小麦重大病虫防控示范区12个,示范面积8万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防群治,保障全县防控工作全面开展。 三、防治效果显著
全县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防治面积85万亩次,其中春季打点保面防治面积0.3万亩次,中后期普防84.7万亩次,防控处置率达98.9%,统防统治面积38.8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45.6%。田间调查群防群治区、统防示范区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4%和95.2%,病虫总体防效91.4%,危害损失率3.4%。 目前,全县70万亩小麦,其中20万亩旱地小麦已收获结束,50万亩水地小麦已陆续成熟收获。根据省农业市专家团的调查分析及农技人员田间测产,今年夏粮是一个丰收年份,全县小麦条锈病防控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供稿:富平县农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