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991|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富平有个蔡阳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8 0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富平流曲:寻访蔡阳河
文/彭辉

蔡阳河在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北,发源于底店盆倾峪。富平地域为“三山四水,九峪粪田” 之形胜,这盆倾峪便是九峪之一峪。明万历《富平县志》上说:“石窝山北深处为盆倾峪,内有车辋(wang)窑,广十丈许,又折而西西一里,有牛窑,可容百夫,其东山有仙人洞。”古时称“盆倾峪”沟渠为西河,“赵老峪”沟渠为东河,二者均为季节性洪水河。枯水季节干涸无水,洪涝时水如膏泥,先民沿河修渠引洪灌田,故有“九峪粪田”之说。“西河,合盆倾、三泉、二峪水,南至河东,为孙家渠,弘治间孙世洪奏开者,灌小惠村田,今则上流无籍者,阴(下游)不得行。此一卒力耳,民莫能告焉。河西为朝阳渠,灌邹村田。又南为流曲大川矣”(明万历《富平县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笔者实地考察,石窝山之洪自盆倾峪依沟涌奔而下,流经井康、郭家至上窑,这一段叫“西河”;又南经干河至红河村东沟,这一段称作“干河”;又蜿蜒而东南经西村、窑上、灰刘、尚书至招贤村,这一段缘村名称作“西村沟”或“尚书沟”。由招贤村而南经马家、赵家至南李堡,这一段叫“涧头沟”;又东南沿蔡杨沟而南,经建国堡、康家楼、北段村直抵流曲镇北门口,这一段名为“蔡家河”或“蔡阳河”。蔡阳河从流曲北门外沿城壕拐向东,绕城而南入顺阳河。古时,西河(蔡阳河)是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沿岸多有先民凿渠灌田的遗迹。河东古“孙家渠”之渠首,或在干河村或红河村东沟一带,导西河之洪入瓦李沟而南,经桥上而流向东南,绕经杜家、南崖、郭家窑、北四村,灌溉小惠一带农田。河西古“朝阳渠”渠首,疑似在红河村东沟附近,灌溉曹村镇邹村一带农田。古时为防止蔡阳河洪水漫卷流曲镇,曾在北段村西南古河道筑有土坝,导引洪水由北段村南又东,绕至汉相庙而南,经流曲南康村西涌入流曲川,环绕流曲城入顺阳河。
古蔡阳河流域人杰地灵。小惠西村,古名“西魏村“,是为唐宰相魏征故里。明万历《富平县志》中说:“耀州东南二十里为魏征故里,宗支碑石尚可诵读,左有鹅鸭池。……唐魏征,字玄成,曲城人。今縣北三十里,地名西魏村,有征廟碑,载魏世系甚详。左鹅鸭池,深丈许,方数百步,底坚如石。南一里,又祖塚在焉。岂寄居于县,若别业类与?”。笔者走访西村,昔时北埝上头有魏征祠,今空无一物。村民说魏征祠毁于六十年代,石碑拿去垫了尚书水库坝基。遗址东有一处洼地,村民说这里是鱼池,以前很深,后来种地快填平了。西村小学原为魏征庙,校园里有一株苍翠的古柏,不知何年栽植。村西尚书沟有一处兀自突出的土崖,当地人传说此处为唐魏征父母居住过的地方,尚有土墙根痕迹可寻。元成宗孛儿只今·铁穆耳大德年间(1297~1307),西魏村刘允中出任四川顺庆路总管,因讨伐叛酋有功,调任广南(元属四川,今属广西)部尹,颇有政绩。升任四川长宁州(今长宁县)同知(相当于副州长),其地与少数民族居住区接壤,刘允中教其种田,做水车灌溉,劝孩童入学读书,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爱戴。后改任甘肃泾州同知,时值大饥,刘允中多方募捐赈灾,百姓得以全活。在任三年,以年老请辞,升任陕西耀州知州,后致仕告老还乡,始终全节,今该村刘姓多为其后裔子孙。元明时或更早,先民在尚书沟烧制瓦瓮、瓦盆、瓦罐,因其泥胎细腻,成品质量好,远销关中各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居民用的都是尚书沟烧制的灰色土陶器。尚书水库西“尚书村”,因该村出过尚书李彦温而得名。据明万历《富平县志》记载:“尚书后汉(947~950)李彦温,富平人,今招贤里尚书村其家址也。” 后汉乾祐(高祖刘知远年号)年间,朗州(今湖南常州)马希萼遣兵围攻长沙。楚王马希广命彦温将兵拒之,官指挥第二都头兼都虞侯(侍卫亲军高级军职)、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后荣归故里,墓碑在尚书村南,今已匿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蔡阳河下游流曲镇,昔时镇北河东有明万历朝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孙丕扬墓,毁于文革。孙丕扬是流曲南街孙家堡人,生于嘉靖十年二月二十三日,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一生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出任保定巡抚、应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等职,两次出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恭介。明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举人张正化,流曲东街人,授四川太平县令、时逢流贼杨秉阴部袭扰太平,张正化带领百姓避居山中铜城寨,分难民以粮食,“率乡里保铜城寨”,数千人得以全活。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举人张执,字叔允,流曲东街人,由教谕历迁徐州知州,升河间府同知,在任之日,以修河治涝有功,“蒙神宗降玺书赐帑金奖之”。后来又缉获叛妖赵古元及胁从,“罔治活数万人”。明末举人张乃第,字魁门,又愚斋,适逢流曲大饥,他慷慨解囊,捐粮舍粥,救济饥民,时人尊称“张八爷”。明末兵匪攻打流曲诸城,唯敬畏张八爷声名而不敢妄为,附近村民逃亡居仁里,均得以全活。明亡清兴,张乃第“前臣不事后主”,高风亮节,气节可嘉!明崇祯壬午科举人张冲翼,字颜渊,流曲东街居仁堡人,民间直呼其谐音“张元元”,清顺治间出任四川平武知县,康熙间任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少卿,后回籍养病,曾捐资维修居仁里土城,文革前流曲南街尚有“御史牌坊”。
蔡阳河因蔡杨村而得名,想必古时蔡杨村之蔡姓为大户人家。清末同治年间关中“回回乱”之后,富平人口锐减,县府从湖北、四川等地,招募了大量流民垦荒。今蔡杨堡住户大多为杨姓,其先祖来自何处,尚无准确史书记载。村南蔡杨沟的住户,其先祖多为湖北籍。今之蔡阳河下游流曲至蔡杨堡段古河道,已修筑为流曲通往小惠、底店的县级公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县政府在小惠乡灰刘村西南尚书沟修筑土坝,修东干渠引入桃曲坡水库之水,名为“尚书水库”,欲灌溉曹村、小惠农田,后因坝基渗水而闲置。六十年代末,我在小惠小学念书时,和几个同学曾去尚书水库捞鱼,深沟里仅有一汪水,浅可见底。用一截绳子拴了笼扔入水中,约摸半个时辰拽出水面,笼里便有了一寸来长的小鱼苗。1975年底,县政府对尚书水库大坝进行了整修加固,四年后竣工,1996年投入使用,2007年再次进行了加固。尚书水库为富平北部旱塬最大的蓄水库,坝顶高程585米,坝顶宽12米,底宽121米,坝长950米。其流域面积约37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约300万立方米。目前为曹村、小惠、流曲等乡镇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5-18 12:01 , Processed in 0.1235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