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3758|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六十八年前的南陵小学忆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1 21: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六十八年前的南陵小学忆旧
作者/年年岁岁

一九五三年春节过后至一九五七年暑假,我在南陵学校上了四年半的初级小学,度过了儿童时代的启蒙岁月。人生童年的记忆最为深刻。尽管六十八年过去了,初小的生活往事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 四年半的初小

初级小学的学制为四年,那为什么上了四年半初小?这要从学制的改革谈起,那时是刚解放不久,百废俱兴,学制也是从解放前沿承过来的,极其混乱,教材、学制、升学考试各地而异。我是在五三年春节入学的,即算作春季生。到了当年暑假,全国就改革为学校统一在秋季招生,于是我在读了一年级一册后,按新学制再读一年级一册。这样由于学制改革我就上了四年半的小学。那时我们年级的标称就是“初秋五七级”,我们以上的年级还有“初春五五级”等。直到我上了完小五年级,年级的标称还是“高秋五九级”。

(二)学校设在关帝庙

南陵学校的地址是在被南陵人叫做“南庙”的地方,南庙就是一座高大宏伟的“关帝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庙宇,占地约有五六亩,大殿分前后两殿。坐北朝南,西边有一座焚纸楼。前殿是祭拜大厅,后殿供奉着彩色的关羽泥像,枣红脸,绿袍,卧蚕眉,怒眉双锁,美髯欲飘。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令人畏惧之心油然而生。两边站着的分别是白脸关平和黑脸周仓,凶神恶煞的样子令人望而生畏。在大殿南面与之遥相对应的是一座戏楼。名副其实的“大庙对戏楼”。大庙和戏楼都是建立在高达丈余的砖石台基上,平地兀起,倍添了无限的威严和无比的神秘。大殿前是井然排列的石刻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先是巍然直立、直冲霄汉的石旗杆一对,高达三丈,径约尺五。中部嵌有石头旗杆斗子两节,下端是雕刻精致的底座,庞然大物也。令人遗憾的是东边的旗杆不知什么时候有损坏现象,为了安全,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用高高的砖座加固起来了。再前两侧分列是石狮一对,石人一对,石马一对。殿前东西各有一丈高大茂盛的皂角树,尤其是东边的那棵,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树身围粗约达五搂,记得我们五六个小学生拉着手也围不严。树冠遮天蔽日,是夏天乘凉和小朋友玩耍的好地方。后来逐年都拆毁了,至今荡然无存,连任何痕迹也找不到了。假如能保留到今天,绝对是一处旅游胜景了。

(三)  增加了两座教室

由关帝庙改为学校已经是解放前的事了,不过由于那时学生极少,用前殿上课已可满足了。到了一九五三年时,因为人口逐渐增多,也由于人们思想解放,上学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起来。就连一些远远超龄的女孩子都背起了书包,我的同班同学就有比我大五六岁的。这样原来的一个教室根本不够用了。扩大教室面积的途径只有改造后殿,由于结构问题,后殿平时光线不足,黑森森的,几座凶神恶煞的神像,吓得小学生一个人不敢进去。要改造只有扳倒神像。那时刚解放,人们正处于破除迷信,驱除神鬼的思想解放的热潮中,于是,中国的武圣人关羽的泥像很快地就变成了庄稼地里的肥料。天真无邪的小学生们也饶有兴趣的参加了扳倒神像的工作,一间宽敞的充满泥土味的教室就产生了。事有凑巧,扳倒神像不久,一个老师就患了慢性病,休假达一年。也有一位小学生突患急性菌痢而亡故了。这下子富于想象的人群就有话可说了,这都是关老爷的报复吧,竟然把神拆毁了,看是老天显灵吧。
虽说开辟了一座新教室,但还是与急剧增加的学生数目不相适应的。所以改造戏楼为教室的工作也就随之进行了。把一座空荡荡的戏楼改造成为教室应该说是不复杂的事,但是改造后的教室还要有演出的功能就不容易了。因为学校还是本村人集体活动的场所,逢年过节或开大会,还须当做戏台或大会主席台,这便有些复杂了。应当说,当时主持改造的人还是费了心思的,办法就是把东西两端作为固定封闭,可作为演戏时的文武场面用,中间台口用大殿上拆下的格子门镶在上下的木梁槽口上,这样平时封闭作为教室使用,如果需演出或开会,将格子门扇拆下,便是一个大戏台。一物二用,应当说是那时的多功能厅了,这样的情况一下持续了好多年,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被拆除了。此后学校便有了三个教室。因为戏楼上空间大,便作为复式教学的教室。我的三四年级就是在戏楼上是度过的,直到五七暑假年毕业。

(四)更新和并校

我记得南陵学校向正规化过渡的一个基本建设就是修建学校大门。五三年刚上学时,学校的大门还是土墙柴扉,好像农村果园一样,没有一点庄重之感。此后即修建大门及门楼,其实就是向东流水的三间大厦房,中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可各做一间卧室。朝西的大墙面用砖做了装饰,大门两边各是一个标语栏,墙顶部是个简单的哥特式风格,正中间是个三角形,有个五角星浮雕,四个砖顶都是做成带有尖顶的砖柱,解放初期的小学大都如此。这样一个像模像样的校门就建成了。中间门厅还有躲避风雨的功能。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学校对课桌、课凳进行了全面的更新。这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开始我们上学时,学生用的桌凳都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或者是学校从农民家里借来的,有大方桌、小方桌,单桌子,高低、长短、桌面形状、大小不一,教室摆得乱七八糟,学生使用极不方便。有的桌子几乎比一年级学生身高还要高。因此学校从五四年起请木匠做了近百十套课桌。而且是按照学生的身高分为高、中、低三种规格。木料是用大殿前的皂角树。桌凳做好后一律是用桐油油的,颜色是亮黄色,整齐美观,教室焕然一新,一下子给学校带来了朝气和活力。每个桌凳都写了编号,后来农村有人过红白喜事经常借用,偶有丢失。估计至今已经无存了,如果真的还有个别存在,那就是文物古迹了。
在我上学时,值得可记的大事还有并校的事。那是随着农村高级合作社的建立而伴随发生的学校体制的重大变化。在解放后,学校都是按自然村设制的。一九五六年,原来的初级生产合作社改成由赵家,南北刘家和铁炉堡组成了南陵高级合作社。此前的学校体制是南北刘二堡在南庙上学,赵家堡在城东南角的大庙上学,铁炉堡的孩子在大樊村上学。现在是都要在一起上学了。于是赵家堡的王志忠老师和三十多个学生都转到南庙里来了。铁炉的学生也都从大樊学校转回来了,一个班级突然增加了将近一倍的学生,大家都有一种陌生感,更有一种新鲜感,互相问候着姓名、年龄和家庭,很快地就融合在一起了。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兴奋。从此学校四个年级有了三个老师。一年级和四年级在戏楼上,属复式教学,由刘万成老师负责。三年级在前殿,由石蒲生老师负责。二年级在后殿,由王志忠老师负责。

(五)值得怀念的老师们

并校后,学校里就有了三位老师。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石蒲生老师。石老师是邻村石家堡人,估计是一九一三年前后出生,国学功底深厚,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给小学生讲起课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当时课本内容比较浅显,他就给我们渗透了好多的中国传统典故、名言。至今我还历历在目。第一次听到了“不迁怒,不贰过。”“挟泰山以超北海”等话,长大后才知道石老师是讲的《孟子》里的话。他还讲过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韩信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晋骊姬用蜜蜂计害申生,太平天国石达开等等。他对字词的解释也是风趣幽默、第一次学习认识“厚”字,他就说:“人都说工厂里的日子厚实的很。”连字的结构和意义都讲清楚了。他对我后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音乐知识也是相当丰厚的,这在穷乡僻壤是非常罕见的,他精通秦腔,又拉着一手漂亮的板胡,他曾在音乐课上一字一句教我们唱秦腔,我的秦腔知识就是从那时学来的,记得他教我们的秦腔唱段有《张羽煮海》、《四进士·柳林写状》、《激友》等等,后一段戏我工作后还多次应景演唱。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老师在一九五八年因历史问题被清理回家务农。受到了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他是我最为怀念的老师。其次是刘万成老师,刘老师是本村人,大约是一九三零年左右出生。为人忠厚,认真负责,因年龄关系,他始终是学校的主心骨,领导了学校的正规化发展。直至我们毕业。石老师曾因生病曾休假一年,期间曾让赵家堡的赵仁杰老师和一个叫温长寿(南社人)的老师替代教过课。

(六)课程

那时的农村小学只有两门课。国语和算术,即现在的语文和数学。也有体育、美术和音乐。课本与现在有两点根本不同。一是繁体字,识字还可以,一个六七岁的学生用毛笔写“學”、“裏”、“劉”、“萬”那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都是写得头大身子小、东倒西歪。让人忍俊不住。到了四年级,才有了简化字。另一个不同是汉语拼音,那时中国还没有汉语拼音,我们学的是民国初年发明的国音注音字母,即“ㄅㄆㄇㄈ  ㄉㄊㄋㄌ”直到一九五八年,才出现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我在六年级才猛补了几个月汉语拼音。我学的第一本一册书的第一课是“一個人”。第二课是“一個人有两隻手,左手、右手”。第二个一册书第一课是“開學了”,第二课是“學校裏同學很多。”第三课是“老師愛我們”。以后语文课的内容就逐渐丰富起来,既有“狐狸骗狼”的童话,也有“狐狸骗吃公鸡”的故事。后来,宣传英雄的课文也大量增多,像黄继光、邱少云 、罗盛教、董存瑞和刘胡兰的事迹都是我们的课文内容。也有贴合农村实际的课文。像《磨豆腐》“咕噜噜,咕噜噜,赶快磨豆做豆腐。黄豆子,磨成浆,挤出豆汁下锅煮,加了石膏或盐卤,豆汁慢慢就凝固。放好模子铺好布,一压再压成豆腐。豆腐白又嫩,养料很丰富。”内容真实,朗朗上口。
再说说写字的事,写字不是今天的小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在练习簿写字。那时谁家用得起铅笔和练习簿。都是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石板是用某种天然石头做的,约有25厘米长,15厘米宽。5毫米厚。石笔则是用一种较软的石质材料做的一种细长的小棒,磨有锥形的尖,谓之曰石笔。写满字后,让老师看过后,吐口唾沫,用手掌就擦掉。更难堪的是,石板一旦掉到地上,就碎成几片了。(后来出现了有用纸质做的石板)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哪能有处处小心谨慎的,所以经常是书包里装的残缺不全的石板,有半片的、有三角形的、有刀把形的,手掌是灰色的,至今想起来仍感到有趣好笑。
写字的第二个难关是写毛笔字,我们那时叫“写仿”,写毛笔字必须有笔墨纸砚。是不允许用墨汁的,好像磨墨是一种必备的硬功夫。记得用“小放牛”的腔调编写的写字歌的第一句就是“身要坐端,纸要放正。墨要磨稠,笔要捉紧。”只写几个字,却要磨墨,而且还必须磨稠,否则就印水了。磨墨还必须是顺时针旋转。真难磨啊!最后是桌子上、手上、脸上、衣服上全是黑点。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学生娃。写毛笔字是分级的,二三年级用的是八两纸的(纸的大小规格),是写十六个大字。四年级可以用十两纸的,可以写二十或二十五个大字的。低年级写的是影格,中年级可以写对格的。即老师只起一半影格,另一半让学生照着写。写字写得不好,那就要受到惩罚了-。虽然说解放后禁止体罚学生了,但是老师有时也恨铁不成钢,或急于求成,偶然也要打几下。尤其是石老师,用旱烟锅敲打额头,真疼啊!应该说我很少受过惩罚。有的学生为了减少疼痛,就在帽子里衬上厚厚的书本。其实写好毛笔字不在于体罚不体罚,那是有一定的天赋的。
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就是唱唱歌,有人能教唱歌已经不错了。学的第一首歌曲是石老师教的儿童歌曲《天亮了》,“天亮了,天亮了,鸟儿飞,雄鸡啼。学生们,背着书包上学去。工人们,农人们,高高兴兴做工去”。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歌曲《吹起小喇叭》,“吹起小喇叭,嗒滴嗒滴嗒;吹起小铜鼓,咚咚咕隆冬“”。此后多是紧跟形势的歌曲,如歌颂中苏友好的《胜利的旗帜哗啦啦地飘》、歌颂志愿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歌颂农村合作化的《三套黄牛一套马》。有一次学校竟然借来了一个留声机,农村娃一见这个洋玩意,惊奇的了不得。这就是“洋戏匣子”那几天,农民都来坐在那里,听秦腔唱片。

(七)环境和设施

刚成立的学校,一切都是不完善的或者是简陋的,一开始,学校连一只钟表都没有,用的是钟是从南堡子一户做生意人家借的,听说叫做“八音钟”,可能在坏了后,有人赠送了学校一座小闹钟。钟放在那里,一到上下课时间,就由谁家摇铃,通知其他班级。学校也订了《中国少年报》、《新少年报》。还有《儿童时代》、《小朋友》杂志。因为学生少,每期报刊几乎全班人人都看过了。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课外读物是《中国古代寓言》,学校只有一套,学生争相传阅,互相交流,真是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后来有热爱教育的人给学校赠送了好多的《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学生们也大开眼界了。当时的政治气氛是中苏友好,社会主义阵营,所以教室里正前方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的画像,四周都是斯大林、马林科夫、布尔加宁、高尔基等的画像。整天说的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唱的歌曲是“要把那祖国建设得像苏联一样。”一九五三年,全国发行了一枚“中苏友好纪念章”两面红旗上有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头像,一角钱一枚,上一年级的我就糊里糊涂地要了一枚,结果回家遭到父亲的一顿打骂,说我太胆大,邻家的大孩子都没要,我竟然敢买,
学习环境现在看来是非常艰苦的,夏天没有喝水条件,冬天在教室冻得双脚失去知觉。但在那时,学生和家长也不觉得艰苦,好像一切都是应当的。冬季,冻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拿一些棉花杆子烧,满教室烟雾腾腾,呛得直流眼泪。

(八)告别

一九五七年暑假从南陵初小毕业时,还有一点紧张,因为那时上高小是要经升学考试的。虽说淘汰的并不多,可是小学生的紧张心态无异于今天的高考。毕竟有人考不上。至于考上的好多同学都自动不去上学了,其中女同学居多。此乃后话了。毕业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留下一张照片。
六十八年过去了,怀旧的老年人经常回忆起启蒙的年代。虽然和多数同学五十多年没有见过面,可是我还清楚的记得他们每一个人。那时的学校条件的差劣的确不是现在的学生能够想象得来的。为了记录一段历史,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写下了一些细节。
用此文以做对南陵学校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怀念。
二零零七年写  
二零二零年修改


作者简介:刘静波,男,汉族。富平县宫里镇南陵人。194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高级咨询师。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5-18 13:00 , Processed in 0.1252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