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12087|回复: 0
收起左侧

[省内要闻] 新增本土确诊6例,3例重型!国庆去过青岛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3 23: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6例确诊病例中重型3例
10月13日下午,青岛市召开 青岛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截至10月13日15时30分,青岛市发现6例确诊病例中,重型3例、普通型3例。其中,3例重型病例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进行救治,3例普通型病例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另外,6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收治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针对重症患者已成立救治专家组,“一人一案”进行精准诊疗。

青岛确诊出租车司机已追踪到
全部密接者52人
核酸均为阴性

针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租车司机邵某某,已追踪到青岛市全部密切接触者52人,目前全部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完成2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上述52名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89人也已进行追踪管理。对市胸科医院388名职工和在院患者,以及9日份出院后离青的9名患者进行了追踪,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今天青岛流亭机场近半航班取消
青岛已采样核酸检测超423万份

截至今天15时30分,青岛全市已采样4235438份进行核酸检测,已出结果1945252份,除已经公布的6例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外,没有发现新增的阳性感染者。

青岛疫情,与医院有关?

截至目前,青岛本次疫情发现的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与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为什么青岛会出现这次疫情?源头在哪里?又有哪些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

10月12日,《新闻1+1》栏目连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

微信图片_20201013230956.png

  • 警惕!可能出现的“输入继发病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表示,第七版防控方案中,增加了两个新定义。

“境外输入病例”,包括境外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部分病例是我们目前外防输入的主要压力。

“输入继发病例”,包括输入的继发无症状感染者,这些病例与境外输入的病例或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导致感染。

吴安华推测,本次青岛疫情的病例可能属于输入继发病例,因为青岛市胸科医院有收治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区域。

  • 本次疫情具有一定的社区属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表示,此次疫情与医院高度关联,风险比在社会上发现相对要小一点。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青岛方面的调查回答:病例在哪里发生感染?我们在医院发现的病例,是不是感染也发生在医院?什么时间感染的?什么人传给他的?12个人核酸阳性,是共同感染还是有不同的感染?

如果判断病例在医院内感染,那么看护、肺结核病人在国庆期间分别离开医院,活动在社区里,又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接触社区当中、生活当中的一些人,需要警惕。

此外,核酸检测阳性的人中,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直到出现症状以前都在工作,接触范围很广。要高度警惕这起案例,因为它与医院高度关联,我们怀疑院内感染,但同时又具有社区感染传播风险。

  • 国庆去过青岛怎么办?专家:两周内要关注自己的健康


双节8天假,青岛市共接待游客447.58万人次。去过青岛的游客可能会心里发慌,有什么提醒和建议?
昨晚的《新闻1+1》节目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表示,心里发慌,说明社会、公众有高度警惕性,这对防控疾病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的要素,当然,过度发慌可以引导。我们看到“6+6”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是游客,是青岛居民,只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可能有一定范围的接触。当然,游客回去以后,尤其是在两周内,要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是必须的。
[color=rgba(0, 0, 0, 0.8)]在昨天的北京新型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了三个要点:
近14天内有青岛旅行史的市民朋友,请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
对于青岛来京就诊的朋友,在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生居住地情况及接触史,特别是有无青岛市胸科医院就诊住院史。
9月27日以来去过青岛并乘坐过车牌号为鲁U·T4923出租车的朋友主动联系所在社区或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 提醒!疫情防控的弦不能松 口罩不能摘


姜庆五表示,马上就要进入呼吸道疾病传播高发的季节。目前,全球疫情还没有被很好地控制,随时可能有零星散发病例出现,要提高警惕,坚持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在室内,比如一些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里,有一定数量的人群流动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保护好自己,强调个人的卫生习惯,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5-5-10 11:04 , Processed in 0.2147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