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网-富平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查看: 37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文化] 邢亚荣:富平人的气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8 1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ccd95968005e2565df3c738920a9703a.jpg

    富平人有富平人的气质,其迥乎于外县而丝毫无需掺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民谚在各地流播,富平人当然也毫不例外。富平人的气质,人们印象深刻而难以准确描摹,极为熟知而无法言语表达。作为相邻的传统大县,蒲、富、临、渭是人们挂在嘴边连在一起叫的,除了富平,蒲城、临潼和曾经叫作渭南的临渭区,以及稍小一点的大荔县,特色鲜明得用民间俚语都可以脱口而出,舌头一卷就会轻易地溜出它们那一方水土上人们的个性特征,就连澄城、白水、合阳这些再小一点的县,只须两三个字从嘴边蹦出,那个地方人的气质特征就会浮现脑际。而富平人的气质特征是什么,至少现在还没有概括出来。难以概括特征就是最大的特征。单单看看“富平”这两个字,那里面蕴蓄包涵着的信息存量,就足以让人自然联想到富平人的气质特征不是无法概括,而是饱满丰富得几乎无法用文字简单概括,稍不留神,是谁都会给人落下见识浅薄或可笑鄙俗的印象。

2251e687fa42201f4a4d58d3cc81aef4.png
 
  我曾与富平籍陕西文化名人任中南先生作过长时间的对话交流,任先生似乎深思熟虑而又审慎地说:“富平人的特征是中庸。”我心中好像明白而实则依然懵懵懂懂。“中庸”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例释为中庸之道。电脑百度给出的解释是: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以此看来,任先生以中庸概括富平人的气质特征的确不无道理,但我心中依然难解其详。    既然千百年来民间生成并流传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谚语,那按民谚的说法向富平这一方水土尽可能地靠拢,或许就可以捋出富平人共有的某些气质特征。加之参阅自明以降的四部古县志校注与一本清末佚名传抄本《富平县乡土志》,以及当代的两部《富平县志》,想想也就可以抽丝去茧地了解富平这一方水土到底养育出了怎样的人,而且显得有依有据。  
  据现代《富平县志》的相关资料显示,富平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平均海拔900米,最低382米,最高1439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川河原相间,北以乔山为依托,南有荆原为屏障,中部台原起伏。低山丘陵横布于县境北部,自岔口到老庙呈北东东南作雁行式排列,分布着椅子山、锦屏山、月窟山、频山、凤凰山、金粟山、万斛山等一系列断块山,频山海拔1439米,为县境内诸峰之冠。这些山间分布着的13条大小沟壑峪道中,较大的有赵老峪、大水峪、九龙峪、杨家峪、黑水峪、盆倾峪和宫里沟等9条。富平境内的黄土台原主要有北部的北原(包括古坛原、旷野原和美原)、中部的浮原、南部的南原即荆山原,另有中山原、强梁原、华阳原、八公原、青岗岭和淡村原。境内河流主要有石川河、赵氏河、温泉河及顺阳河4条。石川河以河床为砂卵石冲积而成得名,温泉河以其水至隆冬不冰微温而得名,赵氏河原为赵宋皇帝定名,至金代,又名金定河,顺阳河以其河水流向与太阳运行相同而得名。富平县境内的山原之间和低洼地带,分布有多条河谷川道,较大的有县城东北部的顺阳川,以顺阳河蜿蜒其川而得名,自东北微向西南倾斜;有县城稍偏东北部的卤泊川,以川道有卤泊滩而得名,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最底部海拔382米,为县境最低低洼地带;温泉河谷地分布于温泉河两岸,由河流长期冲刷而成,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石川河川道分布于县境西南石川河床沿岸,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富平地貌形态及结构特征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期演变而经久不息。根据县志记载和县境内已出土的地下文物考证,在富平境内的山原河谷与川道洼地之间,人类的繁衍已有万年之久。万千年来,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经历过山野厉风的扫掠,地震冰雹的侵袭,旱灾雨洪的肆虐,也受益于天泽河流的浸润,膏腴肥壤的恩滋,美田五谷的养育,从而生生不息地衍育至今。  
  现代版的《富平县志》,以客观翔实的语言,将富平这一方水土地理地貌单元的丰富多彩展现得形象清晰而淋漓尽致。而历经朝代更迭和岁月侵蚀幸存下来的四部古县志,则以诗画一般的语言和饱含深情的文字,使富平境内的地理地形、经济环境、历史特征、乡彦迭出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一方水土的神奇诱人和辉煌灿烂。  
  明·万历十二年刘兑修、孙丕扬纂《富平县志》记载,“富平当关中北山之麓,为方百里者一,山川奠于斯,邑里建于斯,沟渎垦于斯,欲展卷而邑境了然心目间,甚矣,图不可已也。”“富平全境,盖百二县中形胜地云。负频面荆,带以石温,而浮山凤凰若左右翼,四塞中地,又黄壤焉,非蕞尔一奥区哉。”“富平疆域,盖二百里。北有山谷,多石沙地,当县田十分之三。东盐泽停蓄,若湖波然。西盐滩水草,盐脉日浸移于良田中。而漆、沮、温泉、金定四水者,又淜湃于山陵之麓,岁秋时辄善崩溢,以坏民亩,历数岁或不得一熟。”清·乾隆五年乔履信纂修《富平县志》记载:帝悦秦缪,用锡此土,陆海金汤,括三秦以为言也。富邑虽割雍片壤,然于秦中称洋洋大风矣。”“南襟荆山,北枕明月,东带温泉,西萦漆沮。周览全形,指划胜迹。《汉书》云,频阳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洵匪诬也。”清·乾隆四十三年吴六鳌修、胡文铨纂《富平县志》记载:“频阳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北倚频山,南限漆沮,沟会脉连,堤塍珺珺。负频面荆,带以石温,而浮山、凤凰若左右翼,非蕞尔一奥区哉!”“富称沃壤,利甲关中,亦由河山凑集、地居上游得建瓴之势。”清·光绪十七年樊增祥修、谭麐纂《富平县志》记载:“固富平地独广,又独膏沃,州域唯西北域耳,地又多山溪,寡收,固览图籍,则四之一,较物力则什之一也。”“富平石温周匝,荆浮翼卫,南限漆沮,北倚频山,群峰险峻,环如城郭,辟之于人,腹背手足之执完,而水陆之险备也。其中原隰襟带,凭原阻河。”“富平一邑,合古怀德、鼎州、裕州、中华郡、通川郡、美原、土门、频阳,并为一县,故地势较广,域内石川、温泉潆带,土润而腴。若北面,群峰环峙。地土高燥,物产亦稀。”“富平全境,负频面荆,浮山凤凰,翼其左右,襟带石温,潆洄漆沮,四塞中地,厥土黄壤,周览形势,胜甲关辅。固《汉书》云:频阳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辏。”“富平当渭河之北为平川,原隰屹立其中,历代兵戎扰攘,虽有营汛而于团练用兵无涉。”清末佚名传抄本《富平县乡土志》记载:“富平合古频阳、怀德、美原、土门、通川郡、中华郡为一县,负频面荆,襟带石温,潆洄沮漆,厥土为壤,既润且腴,唯北面群峰环峙,地颇高燥,周览形势,胜甲关辅。”富平的四部古县志和清末的一本佚名传抄本《富平县乡土志》,以抒情诗一般的语言,秀美画卷一般的情境,将富平这一方水土的地理位置、山川走向、地形之固、沃土之饶描摹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仿佛让人进入了风光无限的诗画长廊,顿时让人感炽到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这一方水土上的富平人,也一定会被熏陶感染得多姿多彩和富有生机。

589af4f02eb04619fb1712efc90ae4c0.png

  富平确是一块山川竞美、风物宜人的土地。《诗经·小雅·吉日》里有这样的句子:“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意思是说,在一个好日子,备好我的宝马,到那野鹿成群的地方去狩猎。漆水沮水两岸,是天子的故乡啊。明·万历十二年刘兑修、孙丕扬纂《富平县志》记载:又北二十里为旷野原,周宣王狩猎所。诗经作品与县志记述的相互印证,赋予了漆沮汇流处的石川河边旷野原一带无穷的文化意味。荆山原是富平南部的一处厚土所在,唐代李泰《括地志》卷一云:“荆山在雍州富平县,今名掘陵原。按雍州荆山,即黄帝及禹铸鼎地也。”清代顺治年间富平人韩文的《荆山记》云:“东则为荆山地,长十五里,横十里。考之帝王世纪及邑志,则大禹铸鼎处,又名掘陵原,以唐末陵多掘去。”原东首有汉太上皇刘执嘉万年陵,西端有唐高祖李渊献陵,两陵之间分布有50多座藩王嫔妃陪葬墓群。荆山原上底蕴深厚,而在富平的北部山区,凤凰山上有唐中宗定陵,檀山上有唐代宗元陵,金瓮山上有唐顺宗丰陵,天乳山上有唐文宗章陵,虎头山上有唐懿宗简陵。后周太祖宇文泰成陵在凤凰山前,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在中华原上。以此可见,生活在富平的山原之间的先民晕染着一种先王遗风实不为过。富平北部有明月山、金粟山、锦屏山、玉镜山、万斛山、石叠山、将军山、金瓮山、天乳山、揣天山、椅子山、黄金阜,一个比一个具有诗情画意,一个比一个具有人文气息,成就起经典传世的富平八景、八景诗和诸多山色美景的绝世孤篇,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绪情怀。富平境内的石川河、温泉河、顺阳河、赵氏河顺流而下,冲积而成的肥壤沃土不仅哺育了沿岸的人民,水不争而利万物的特性,亦陶冶着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上善若水的品格。石川河以河床为砂卵石冲积而成得名,流淌中蕴育着阳刚。温泉河以其水至隆冬不冰微温而得名,河两岸浸泉分布较多,犹如母猪乳形,故也习称母猪河,润泽中潜藏着慈爱。赵氏河原为赵宋皇帝定名,至金代,又名金定河,无声里皇恩浩荡。顺阳河以其河水流向与太阳运行相同而得名,前行中给人以向阳向好的无限启迪。    电脑百度上讲,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从习惯上讲,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风俗”解释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综合。富平的自然条件定然与外地不同,社会文化也有所差异,其风俗当然会呈现出迥于别处的特征。明·万历十二年刘兑修、孙丕扬纂《富平县志》记载,“富平为丰镐北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勋业节义,接踵前修,敦厚力本,遍满境内,皆本于土地所钟如此。”“尚忠义而乐恬退,躬孝友而敦朴实。近益有谈道术者,盖犹有二南遗风。仕者居乡,不贵骄人。学者取友,耻不若己,见人不善,望望而去之。”清·乾隆五年乔履信纂修《富平县志》记载,“富邑人物英伟绝特、色色出人,良由世德家学素所蓄积者然也,宁独山川灵奥钟毓称奇欤?式厥献宾厥贤,爰章厥俊,载扬厥清,后之教化者不惜踵增加励,芳躅可蹑,馨闻有加,风气蒸蒸日上矣。”清·乾隆四十三年吴六鳌修、胡文铨纂《富平县志》记载,“富平,关中奥区也。汉唐迄今,其间名臣巨卿生为国桢,死而祀于其社,猗欤盛哉!至里闬中孝义节烈,凛然与日月争光,善虽小必彰,人虽微必录。凡以令人知太上立德,一介之夫,箕帚之妇,皆得与荐绅硕彦争名业而同不朽也。”“王畿内地,人材倍起。行实文华,录佐外史。文纪事宜,学宗名理。词笔掞藻,坛坫竞美。历代名家,著述实繁。”“富平风气独厚,好行其德,或助赈恤灾,全婚育婴,养老拯饥,造桥筑陂,捐义学书院。凡所设施,远数百年,犹炳诸记载,是可以劝善矣。”“富平人文辈出,流风未坠。”“频阳剧邑,聿生杰俊。志以节显,绩以宦成。流誉千古,士之所争。文武将相,理学名臣。孝弟节义,德行儒林。亦有贤达,甘心隐沦。躬耕守道,不求声闻。”清末佚名传抄本《富平县乡土志》记载:“频阳地接周畿,有先王之遗,忠孝节义,代有其人士,明礼、让敦、朴实,取友耻不若己,宦成谨厚如乡人,科第显达仍书生本色,不以富贵骄人。间有崖岸、峻特、血气自负者,然游荡之风,百无一二焉。农工商习苦,耐劳、自安、愚戆,盖土地厚重、山川之气使然。”

0b7ff93caeba65492c926c0d536d1663.png
    正因了富平这一方水土的山川之气和膏腴沃壤的民风晕染,造就了富平历史上的人才辈出。明·万历十二年刘兑修、孙丕扬纂《富平县志》记载,频阳人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乡井人才,何莫不由地灵出哉。富平襟带山河,固贤哲挺生所也。乃柱世开家,迥然于宇宙间者,不数数焉。”在富平,谈及本地历史名人,人们会自豪地说:“文有杨爵,武有王翦,孝子梁悦,忠臣张紞,太子太保孙丕扬,魏征一梦斩龙王。”明嘉靖朝监察御史杨爵曾受业韩邦奇,备受韩氏器重,他赞扬杨爵说:“宿学老儒,莫能过之,吾几失人矣!刚大之气,百折不回。”清康熙皇帝为杨爵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毛泽东在点评《明史·杨爵列传》时写道:“靡不有初”,这是引用《诗经·大雅·荡》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略写,点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赞赏了杨爵的谏言政见。秦大将军王翦,是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司马迁亦评价说“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梁悦是史书有载的唐宪宗年间的著名孝子。梁悦12岁为了替父报仇,杀死了仇人秦杲,在定罪性质上引起较大争议。《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八卷唐纪第五十四条记载:秋,九月,富平人梁悦报父仇,杀秦杲,自诣县请罪。敕:“复仇,据《礼经》则义不同天,征法令则杀人者死。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有此异同,固资论辩,宜令都省集议闻奏。”职方员外郎韩愈议,以为:“律无其条,非阙文也。盖以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仇,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故圣人丁宁其义于经,而深没其文于律,其意将使法吏一断于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议也。宜定其制曰:‘凡复父仇者,事发,具申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之。’则经律无失其指矣。”敕:“梁悦杖一百,流循州。”此举在当时被传为佳话,人称之为“孝子梁悦”。这一棘手的法律难题,也因韩愈的谏言处置和《资治通鉴》的历史记载而名扬于世。张紞是明代的著名忠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用武力平定了云南,朱元璋下诏派张紞主持云南政务,承担起安抚、镇慑、宣教、开发的重任。张紞在云南17年,开展政教风化,安抚20多个兄弟民族,发展兵工农商,摆脱了土酋奴隶统治的桎梏,出现了小农经济自由耕作的初期规模,此后不久,云南便被正式列为13省的序位。张紞是距当时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征服“南中”以后的第一位开拓者。2014年,一通出土于富平文庙、雕刻于嘉靖年间纪念明代吏部尚书张紞的石碑,评价张紞“临政有为,谓之有才;临危授命,谓之有节;才节兼全,谓之君子。”高度赞扬了他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行。明代的“三朝元老”孙丕扬,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明史·孙丕扬传》记载,孙丕扬“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魏征一梦斩龙王”是家乡富平县《名人歌》中压卷的一句。古典名著《西遊记》对这个故事做了大篇幅的铺陈和推衍:泾河龙王此举违反了天条,玉皇大帝要问斩龙王,派天上的人曹官、人间的唐朝宰相魏征执行,要他在明日午时三刻于梦中斩之。泾河龙王听从玄学家袁守诚的指点,于午夜潜入唐太宗李世民梦中,泣乞哀告,李世民答应救命。次日,李世民于退朝之后,摆下棋局,邀魏征对奕。心想,到时棋局中酣战,哪容你魏老夫子悠然荡人梦乡,误了时辰,不就顺顺当当救下老龙一命了吗?棋下到一半,唐王正为一着棋子落于何处颇费筹思之际,恰逢午时三刻,只见魏征托着下巴睡着了。唐王李世民一来全神贯注于下棋,二来心疼魏征日夜操劳,便没有惊动他。孰料,此时殿门外大呼小叫一一从云端落下一只龙头来。原来,刚才片刻之间,魏征的魂魄已登上天际行刑台,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一梦斩龙王”的命令了!这一故事神话道出了魏征性格中最显著的特质:执着。就是认准的事,认准的理,坚持到底,一以贯之。魏征是唐代名相,史载千秋。在明·万历十二年刘兑修、孙丕扬纂《富平县志》里,“唐魏徵,字元成,曲城人。今县北三十里,地名西魏村,有徵庙碑,载魏世系甚详。左鹅鸭池,深丈许,方数百步,底坚如石。南一里,又祖冢在焉。岂寄居于县,若别业类与?……”有及于此,孙丕扬将其列入第六卷《乡彦传》,对于这么好的人,富平人绝对没有将他当作外人。    富平地貌多样,地形叠类,山原相间,川流蜿蜒,壑谷广布,洼地镶嵌,自然之风成就着人文之气,人文之气塑造着群类之质,群类之质透射出县域精神。山的挺拔浸润出人的伟岸,原的广厚浸润出人的敦朴,川的平阔浸润出人的坦荡,河的秀柔浸润出人的平易,石的坚实浸润出人的刚毅,谷的深切浸润出人的包容,洼的下沉浸润出人的低调,水的绵绵不绝浸润出人的驰往不息。千百年来的时光演绎与岁月的沉淀、保有、涵养与融合,形成了富平人独有的气质,大气谦和、英伟绝特、敦厚平易、开明睿智、节义怀德、果敢坚毅、多智包容、务实低调似乎也就呼应着历代志书的记载。历史上富平人才辈出,现实中富平承前启后,而且在满满的文化自信里不断发扬光大而辉映四方,于是,富平人的气质就在不断的升华凝练中形成了一种精神。富平人的精神呼之欲出,就连连畔种地的蒲城人也以一贯的大气坦荡笑说他们是富平的东乡。

936da320aa04207803c3170f99dd356a.jpg

   作者介绍:邢亚荣, 陕西富平人,长期在中共富平县委办公室工作,担任县委督查室主任。现任县委办主任科员,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县作协理事。曾任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富平网 ( 陕ICP备16004736号 )|陕公网安备61052802000068号

GMT+8, 2024-5-18 16:24 , Processed in 0.1455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