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麦病虫害防治以条锈病、赤霉病、小麦茎基腐病、蚜虫、红蜘蛛为主攻对象,抓住关键时机和落实关键措施,切实提高防效,减轻危害损失。
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去年在全县麦田流行大发生,今年仍有流行发生的风险。打好小麦条锈病防控战役是“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举措,该病害一旦出现流行势头,及时组织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开展应急防控战役,突出 “早防早控,打点保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关键技术,点片发生期,对早发病麦田,实施全覆盖统一应急防控,且对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麦田统一预防。防治药剂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腈菌唑、己唑醇、丙环唑等。
受近年小麦种植方式影响,赤霉病田间菌源量逐年累积,数量偏大,一旦小麦扬花期遇到中等程度降雨,大量病菌孢子即可快速萌发,侵染小麦花器而导致籽粒霉烂,产量大幅下降。赤霉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适期用药。要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若预报花期有2天以上阴雨,应于小麦齐穗期快速组织开展大面积防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己唑醇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同时注意轮换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
近年来,由于种植方式单一及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菌源,使得小麦茎基腐在我县麦田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病时首先侵染茎基部叶鞘,使叶鞘变为褐色,向内逐步扩展到茎秆,严重时小麦乳熟期穗子变白不结实,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返青期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一个关键时期,可选用20%氰烯.己唑醇、50%甲基硫菌灵进行地面喷雾,喷药时要适当加大用水量,使药液与植株基部充分接触,以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突出抓好小麦穗期蚜虫防治,一旦百穗蚜量达500头,立即组织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等。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麦田红蜘蛛的高发期,这一时期田间每单尺虫量达到200头就要开展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等杀螨剂进行防治。
小麦抽穗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穗蚜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为害的高峰期,可全面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即选用杀菌剂三唑酮、戊唑醇、多菌灵、氰烯菌酯、烯肟﹒多菌灵等与杀虫剂吡虫啉、毒死碑、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与微肥磷酸二氢钾等混合喷雾,防治多种病虫,预防干热风。